[請選擇] 落山關節壓力大6倍 宜用行山杖卸力 -- -- ■陳慧瑩指行山多重複性的提腿屈曲動作,容易造成慢性關節勞損。王心義攝 【本報訊】所謂「上山容易落山難」,落山時膝關節所承受的壓力為身體重量的5至6倍,一旦心急落山,則容易意外受傷。註冊物理治療師陳慧瑩表示,落山時 肌肉易過勞及變得繃緊,使用行山杖有助卸力,減少對膝蓋、腳踝及腰椎的衝擊。另外,亦需放慢腳步,預防前傾失重心跌倒,建議行程盡早開始,可避免黃昏或 夜晚衝落山。 -- -- Z形走路法紓壓 陳稱,使用行山杖關鍵在於調校合適高度,一般情況下,落山時,行山杖要調校高一些,避免身體往前傾,增加下肢關節壓力。調校方法十分簡單,站在平地時, 要手握行山杖及穿上手繩,然後上肢放鬆時,手肘宜屈曲成90度。若行山杖調校得太短,則容易令人重心向前,可嘗試不同高度的效果,選擇最合適。另外,落 -- 要手握行山杖及穿上手繩,然後上肢放鬆時,手肘宜屈曲成90度。若行山杖調校得太短,則容易令人重心向前,可嘗試不同高度的效果,選擇最合適。另外,落 坡時,用「Z」形方法走路,即打斜走,也可減輕前膝壓力。 不少人會因為做劇烈運動後,體內的乳酸積聚造成肌肉疼痛,一般會於運動12至24小時後慢慢出現,不適會減退,屬於正常現象。但急性的關節受傷、肌肉拉 傷,可引致紅腫熱痛症狀,並且會持續,建議最好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