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人生意义不要落入虚无的陷阱   原标题:寻找人生意义不要落入虚无的陷阱   据传,北京大学的新生接受了一个心理测试,其中要求回答的一个问题是:你觉得人生有没有意义?结果,大多数学生表现出不以为然、困惑不解的态度,甚 至40.4%的人认为人生活得没有意义。这引起有关人士的感叹和担忧。   北京大学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的徐凯文副主任解释说,这个数据被误传,真正有问题的人其实不多。但在现实生活中,他发现,确实有些学生有强烈的无意义 感,不知道为什么活着。很多人的时间和精力只是为了获得好成绩,而一旦获得之后,内心还是空荡荡的。学校,家庭和学生们应该关注生命意义的教育。   其实,困惑、怀疑和质难人生的意义,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只不过以前往往是从哲学的角度来探讨,通过很多相关的问题供来思考,比如:“我为 何活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是生命的真谛”“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不同的文化、环境、意识形态和年龄,都对生命的意义有不同的解读。   人生的意义,其实就是寻找、发现、创造、体现并传递意义。换句话说,人生本来是没有所谓先天定义的意义的。如果有,那只能说有生物进化上的意义,那 些人希望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这都是正常的普遍被发现和教导的人生意义。   年轻人对人生意义产生困惑是正常的,甚至可以说是积极的心理反应。因为它是人类个体成长应该经历的一个发展阶段。没有过这种经历的人,往往没有思考 、分析、辩论和内在化这样的问题。孔子也是到了40岁左右,才产生了对人生意义的不惑之感。因此,质疑人生意义是一种理性的体现,是人的积极天性的一种 轻人的生活感受差得太远。   每一代人的青春都有困惑与迷惘。这一代年轻人面临着中国千万年没有之大变局。他们生活在一个日益全球化、世俗化、网络化、个人化的时代。 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已经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因为个人化,传统的社会网络和支持已然无效。如何在一个大变化的时代找到自己生活的位置,是当代年轻人必须   因此,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如果不能与年轻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如果没有科学心理学的参与,很容易陷入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甚至虚无主义的陷阱。 比如说,人生意义的三大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很多时候就被简单化成一个问题:“我们到哪里去”?谈的更多是我们的目标,追求 ,和贡献。还有的时候,我们很忙,很急,不得不去做很多平凡,单调,而且重复的事情,很容易让我们忽略人生意义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让我们自 己活出灿烂多姿的生命体验出来。   发现自己人生的意义是一个很重要的生活使命。美国科罗拉多州州立大学心理学家麦克斯泰格总结了积极心理学有关生命意义的研究发现: 一个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生命意义的人,对生活更满意,更有成就,更能投入到工作,更少负面情绪,更少焦躁、工作狂、自杀企图等负性的生活体验,总体的幸福 感也更高些。国际积极心理学会主席芭芭拉·费里德里克森的研究甚至发现,追求生活的意义可能比追求幸福更容易让我们幸福。   如何让我们的年轻人在此时此刻找到人生的意义呢?我个人觉得,一个很重要同时又很简单的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就是:让自己经常想一想, 我们在哪些时候、哪些地方,做哪些事情,会让我们产生旺盛的生命力的感觉,有什么值得我们感动,有什么事情值得我们留恋,什么事情让我们喜悦,什么事 事情,都会让我们意识到生活的意义。因为,感情就是人生的意义之一。   除了积极的情绪体验之外,著名华裔心理学家王载宝还提出来我们可以在自己的成就、社会的接纳和尊严、精神和文化生活、亲情和友情、宗教体验、社会服   因此,研究和发现人生的意义,不能停留在认知的解读和回答上,也不能停留在奋斗的目标和价值观上,它一定要和我们的感受、感觉和感情联系起来。当我 们对人生意义的认知解释、价值目标和感情体验三者完美统一起来之后,我们才真正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因此,寻找和发现人生的意义不是一种抽象概念,不是宗教或者政治的宣传,它是我们的生活,是一个困惑、艰难,而后快乐、幸福的心路历程。当我们快乐 的时候,我们的心理能量更充沛,思维更开放,生活的态度更积极,因此也更容易发现生命的意义。 文章关键词: 意义 人生 生活 问题 * 移动阅读生活:塔读小说 * 虚与实:你的人生你做主 神奇动物生活习性与饲养指南快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