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强 : 最高 法 将 引入 人工智能 助 断案 目前 正在 申请 国家 重大 科技 专项 立项 来源 : 南方 都市报 2016 年 11 月 18 日 版次 : SA 12 作者 : 程 姝 雯 李冰 如 南都 讯 昨日 上午 , “ 智慧 法院 暨 网络法 治 论坛 ” 在 乌镇 召开 。 最高人民法院 院长 周强 在 会 上 称 , 未来 最高法院 将 积极 引入 人工智能 , 协助 法官 断案 , 目前 正在 申请 国家 重大 科技 专项 的 立项 。 司法 辅助 工作 据悉 , 人工智能 将 极大 便利 法官 断案 。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院长 许 前 飞 介绍 , 之所以 要 将 人工智能 引入 司法 系统 , 是 因为 目前 案 多人 少 的 矛盾 突出 , 使用 人工智能 处理 一些 司法 辅助 工作 , 如 庭审 记录 、 分析 大量 判例 、 精确 查找 文书 等 , 有利于 法官 从重 复性 的 劳动 中 解脱 出来 , 将 更多 精力 用于 断案 。 南都 记者 了解 到 , 将 人工智能 引入 法官 判案 , 此前 地方 上 有 一些 “ 初 阶 ” 的 尝试 。 2006 年 , 山东 淄博市 淄川区 法院 研发 了 一 套 “ 电脑 量刑 ” 软件 , 根据 被告人 的 情节 算 出 刑期 , 供 法官 参考 。 -- 相同 的 工作 交给 司法 辅助 人员 处理 , 则 需要 每天 投入 800 余人 。 不能 替代 法官 引入 人工智能 是否 意味着 用 它 取代 法官 、 直接 做出 案件 的 判决 ? 最高法院 院长 周强 在 会 上 说 : 人工智能 可以 服务 法官 , 但 不能 替代 法官 。 中山大学 逻辑 与 认知 研究所 副 所长 熊 明辉 向南 都 记者 解释 , 人工智能 存储 、 计算 能力 优秀 , 擅长 处理 繁琐 的 司法 辅助 工作 。 但 人工智能 不 存在 学习能力 , 比如 参与 断案 , 只能 机械 照搬 法条 , 无法 参照 社会 复杂 的 道德 、 伦理 标准 。 而 每 一起 案件 的 判决 , 都 需要 考虑 这些 因素 。 除了 引入 人工智能 , 最高法院 在 信息 公开 上 也 做 足 了 功夫 。 据 介绍 , 于 2013 年 上线 的 中国 裁判文书 网 , 截至 目前 已经 公布 各类 裁判文书 2200 万 多 份 , 访问量 达到 34 亿 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