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或禁用了JavaScript脚本 × 温馨提示 使用该功能请关注公众号“壹学者”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QRcode.jpg] 如无法识别,请点此关注 论文详情 工作幸福感的概念演进与测量 关注“壹学者”微信 >> 10 [DEL: 1 :DEL] 第一作者认领本论文 邀请作者认领本论文 第一作者:孙健敏 作者简介:孙健敏,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心理学博士;李秀凤,通讯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博士研究生,山东师范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学院,副教授,电子邮箱:lixiufeng168@163.com;林丛丛,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 人大复印:《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16 年 10 期 原发期刊:《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 年第 201613 期 第 38-47 页 关键词: 工作幸福感/ 员工幸福感/ 概念测量/ Workplace Well-Being/ Employee Well-Being/ Conceptualization/ Measurement/ 赠送推荐 摘要:工作幸福感是个体对自身当前所从事工作各方面的积极评价和情感体验。对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关于工作幸福感研究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首先,探究了工作 幸福感的哲学本源、研究发展路径及研究视角,在此基础上提出整合的概念演进模型。其次,在对工作幸福感的结构与测量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了工作幸 福感测量的主要类型并对其优劣进行分析。最后,在对工作幸福感的概念内涵、外延及稳定性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之后,提出从多层次和跨文化适用性的角度开展测 量研究的建议,并构建了一个工作幸福感未来测量研究的发展框架。 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近年来频发的白领早逝、员工过劳死、员工连续跳楼等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工作场所幸福感的深度思考。工作不仅是个人 谋生的手段,更是人们实现自身价值和获得幸福的重要源泉。然而,职场人员的工作幸福感状况却令人堪忧。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曾联合众多业内知名专家及强势 媒体开展的全国“工作幸福指数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员工的总体工作幸福指数仅为2.57(最高值是5.0,最低值是0),而且员工在工作中的负面 情绪体验,如痛苦、愤怒、气馁、受到威胁和担惊受怕等,相对较多。孙健敏等在“中国从业人员幸福感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企业员工的幸福感水平普遍不高, 并且在各种场所的压力源中,职业发展对员工工作幸福感的影响最大(孙健敏等,2015)。另外,2016年,美国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会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 ,对员工健康和幸福感的关注是未来工作场所研究的十大发展趋势之一,也是值得相关领域学者及企业管理者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工作场所的幸福感(workplace well-being,WWB),简称为工作幸福感,也有人叫员工幸福感(employee well-being,EWB)。目前工作幸福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文章从概念起源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已有的实证研究从三种不同的视角展开,基 本属于分散化研究的状态(苗元江等,2009;王佳艺、胡安安,2006;张兴贵等,2012;陈建安、金晶,2013;邹琼等,2015),既缺乏系 统的理论框架,也没有成熟的结论。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的人们的普遍认可。对于工作幸福感与相关概念的关系没有清晰的界定,从幸福感到工作幸 福感的概念演进过程有待深入分析。在测量上,主要是对工作幸福感测量方法和测量水平的分析(王佳艺、胡安安,2006;Fisher,2010;邹琼等 ,2015),缺乏对现有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测量方式和测量工具的系统归纳,也缺少对彼此之间的差异和优劣进行比较。 鉴于此,本文在厘清工作幸福感及其与相关概念(如员工幸福感、职业幸福感等)的区别和联系的基础上,结合其概念发展过程提出了一个整合的概念演进模型。 其次,基于近二十年来工作幸福感测量的重要理论与实证研究(共52篇)①,对工作幸福感的主要测量方式与工具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最后,从概念和测量两方 面分析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提出了一个工作幸福感未来测量研究的发展框架。 一、工作幸福感的概念起源 1987年,Warr首次提出了工作幸福感的概念(Job-related well-being或work well-being,WWB),将幸福感的研究聚焦于工作情境,使WWB研究从比较宽泛的幸福感领域中独立出来,被清晰具体的限定于工作领域,受到研 究者的关注。 工作幸福感的概念发展起源于幸福感的研究,幸福是一种体验,是一种态度,是一种人格特征,更是一种境界(孙健敏等,2015),快乐论和完善观是构成幸 福感研究的两大哲学本源。快乐论认为感觉是幸福的唯一来源,人生的目的是享受极大的快乐,所有快乐的总和就是幸福。然而,完善观对此持批判态度,认为尽 管快乐属于幸福,但却不能将幸福等同于快乐,它强调幸福是客观的,是个体潜能的充分发挥与完美呈现。在上述哲学本源的影响下,形成了三种幸福感研究视角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PWB)和整合幸福感(integrated well-being)。(1)主观幸福感,以快乐论为基础,强调以个体对幸福状态的主观感受为标准,是个体对生活的认知评价与情感体验,表现为物质和 精神层面的享受体验。(2)心理幸福感,以完善观为基础,强调以客观标准来评定个人幸福,是人们通过发挥潜能而努力实现完美的体验,主要表现为精神层面 的愉悦体验。SWB与PWB有着不同的哲学基础,在研究模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彭怡、陈红,2010;张陆、佐斌,2007)。(3)整合幸福感,即SW B和PWB内容的有机整合,是在总结与分析两者的关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幸福感研究取向,认为SWB和PWB统一于同一主体,两者在个体的成长和 生活中不断发生并融合,使幸福感呈现出具有特定内容和水平的时序形态(彭怡、陈红,2010)。因此,SWB和PWB既互相区分,又存在联系,是构成个 人幸福感的两个方面,缺少其中任何一方面个体都不会体验到真正的幸福。 在三种研究视角中,整合幸福感在经验分析上比较合理,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支持(Keyes et al.,2002),但是,幸福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要给出一个全面、客观的原因假定,需要吸收多种构念并协调各种不同观点,然而,现有的整合理 论模型(如自助餐式理论)通常很难兼顾全面性和简洁性来恰当地解决这一问题(Lent,2004)。因此,整合幸福感在理论研究方面还存在不足,这种定 义方法需要进一步的效度与实证检验(Dagenais-Desmarais & Savoie,2012;Keyes et al.,2002)。 目前幸福感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值得注意的是,不论SWB、PWB还是整合幸福感,关注的重点都是人们对整体生活的评价与体验。虽然SWB中涉及了特定 情境的幸福感,但是更多的是作为整体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总体来说,三种幸福感视角属于去情境化(context-free)研究,专门聚焦于特定工作 情境的幸福感研究还相对较少。然而,工作是个人生活中独立于家庭之外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不仅是个体谋生的手段,更是构建自身关系网络,维持和巩固社会地 位及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Dagenais-Desmarais & Savoie,2012)②。因此,专门对工作幸福感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工作幸福感的概念发展 目前,学术界对工作幸福感的具体定义尚未达成一致,但是形成了三种幸福感研究的视角,即主观工作幸福感、心理工作幸福感和整合工作幸福感。三种视角下的 工作幸福感分别体现了工作情境中的SWB、PWB和整合幸福感的内容。工作整体满意度和工作特定方面(如薪酬、环境等)的满意度等主要反映了个体对物质 层面内容的体验,而积极/消极情绪以及潜能发挥和自我实现等主要反映了个体在精神层面的感受(彭怡、陈红,2010;张兴贵等,2012);而且主观工 作幸福感重视结果,心理工作幸福感更强调过程(陈建安、金晶,2013)。表1对三种视角下的工作幸福感的概念内涵、结构维度、表现特征和评估方式进行 了归纳。 [F103AAA36.jpg] 从表1可以看出,主观工作幸福感,关注个体对工作方面的主观认知和情感体验,是个体在工作中对物质性或精神性内容体验的结果,主要用工作满意度,积极情 绪与消极情绪的比重等主观标准来评估;心理工作幸福感,更强调个体在工作情境中的潜能发挥和自我实现,反映了个体在工作中对精神性内容体验的过程,可以 用工作-人际匹配、工作胜任感等指标来评估;整合工作幸福感,基本延续了整合幸福感的研究思路,在内容结构上,同时包括个体在工作中的SWB和PWB因 素,在维度成分上,都或多或少地包含认知评价与情感体验成分。它既关注个体在工作中的物质性体验,也重视精神性体验,并表现为结果与过程并重以及主观与 客观相结合的评价特点。目前整合视角下的工作幸福感研究相对较多,体现了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但是,与整合幸福感一样,整合工作幸福感研究同样面临理论 模型构建上的难题,研究者主要通过将SWB和PWB内容在工作情境中延伸并加以组合的方式对其进行概念界定。因此,未来需要对整合工作幸福感的概念内涵 及内容结构进行更多的探索性研究与实证检验,这也是后续的结构测量研究关注的重点。综上分析,对工作幸福感的发展逻辑加以梳理形成其概念演进框架,如图 1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除工作幸福感外,现有研究中与工作幸福感相关的概念还有“员工幸福感”和“职业幸福感”等。员工幸福感是指员工对工作的主观评价与情感以 及在工作时的心理体验(Ilies et al.,2015),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心理体验既包括与工作相关的心理感受又包括工作之外的心理体验和健康状态(Page & Vella-Brodrick,2009)。研究员工幸福感不仅要关注员工的工作和健康,还应重视员工的家庭关系和生活满意度(Siegrist et al.,2006)。员工幸福感涉及员工对工作和生活的总体感知,具体包括工作幸福感、生活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三个部分(Zheng et al.,2015)。其中,工作幸福感关注的是个体对工作的感知体验,属于员工幸福感的一个特定方面。此外,职业幸福感(occupational well-being)(Bretones & Gonzalez,2011;Mauno et al.,2014),也有人称为职业生涯幸福感(career well-being),即人们在整个职业生涯过程中的全部情感体验和总体职业评价,会受到个体的职业经历、职业事件、职业态度、职业目标及职业前景等 一系列因素的综合影响(Kidd,2008;翁清雄、陈银龄,2015)。因此,职业生涯幸福感关注的是个体的整个职业生涯过程,它是由相当长时间内的 一项或多项具体的工作经历组成;而工作幸福感强调的是个体在当前所从事工作中的体验,这一点在Warr(1994)的量表指导语中也有所体现(即“回想 一下过去的几周内你的工作让你感觉到”)。由此,本文在Warr和Van Horn等学者观点的基础上对工作幸福感做出界定,即个体对自身当前所从事工作各方面的积极评价和情感体验,既包括物质性体验(如工作环境、薪酬和晋升 等特定方面的满意度),也包括精神性体验(如积极隋感、工作自主性和潜能发挥等),具有结果与过程并重,以及主观与客观结合的评价特点。 [F103AAA03.jpg] 图1 工作幸福感的概念演进 三、工作幸福感的结构与测量 目前工作幸福感的结构与测量研究主要基于主观、心理和整合三种视角,形成了两种主要类型:一是直接针对工作幸福感进行结构探索与量表开发;二是将相关构 念(如工作倦怠、工作投入等)进行组合完成对工作幸福感的测量。而且后一种测量方式存在范围较广,下面对这两种测量方式进行系统梳理与评析。 (一)直接测量——工作幸福感的结构探索与量表开发 工作幸福感的概念存在SWB、PWB和整合幸福感三种研究视角,然而整合视角下的工作幸福感受到大多数研究者的支持,但是在该视角下的两项代表性研究中 ,Warr(1994)虽然提出了工作幸福感的五维度结构,但是文献中只有情绪幸福感、工作胜任感、工作抱负和工作自主性四个明确的维度,而且其中只有 前三个维度有明确的测量条目,分别包含的题项数为:12、6和6。von Horrn(2004)虽然验证了工作幸福感的五维结构,但是研究范围局限于教育领域,量表的内容效度和通用性受到较大限制。三种视角中较有代表性的工 作幸福感结构维度与量表条目数如表2所示。 [F103AAA37.jpg] 总体来看,目前直接针对工作幸福感的结构与测量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且主要以Warr,Ryff及von Horrn的早期研究为基础,主要方法包括文献分析、质化研究和定量研究等。在三种视角中,整合视角的测量研究约占50%以上,这与前文述及的整合工作 幸福感概念研究占多数的发展趋势相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研究视角、测量样本和研究方法的差异,上述量表在内容、结构和测量题项上均有明显差异,且即使是在相同的研究视角下,这种差异也仍然 存在。反映出目前直接针对工作幸福感进行测量的研究还较为混乱,研究者对于是否采用上述量表开展实证研究持谨慎态度。因此,在研究所涉及的39项实证研 究中,上述量表的总体被引量仅为8,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Warr(1990)开发的工作情绪幸福感分量表被引次数为6,该分量表包含12个题项,覆盖了 焦虑-满意、消沉-热情两个情感轴。其中,有4项研究直接采用该量表测量了工作幸福感,并报告了良好的统计学指标(Warr,1992;Epitrop aki & Martin,2005;M [F103AAA04.jpg] kikangas et al.,2007;郑晓明、王倩倩,2016),同时,由于该分量表主要考察员工在工作中的情感体验,有2项研究将其与工作满意度组合测量工作幸福感( [F103A] *非会员只能阅读30%的内容,您可以单篇购买,也可以订购全年电子版,或成为壹学者高级会员,畅用壹学者站内优质学术资源和服务。 * 单篇¥1 * 电子刊¥216 * 成为 高级会员 近期0位学者阅读过本论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确认取消 回应区(0条) (*) 全部 ( ) 精选 展开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确定 回应 1 点赞 字号 收藏 笔记 * [share-team.png] 小组 * [share-friend.png] 站内好友 关闭 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学论文”推选活动正在进行中! 进入投票页面 >> 关闭 [sm_attention.png] 我是该篇论文的作者,认领该篇文章。 取消 确认 温馨提示 如有疑问请留言,或在工作日 联系小壹:010-62515008-8202。 返回 前往留言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提示 分享给朋友圈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