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翻译已经很厉害了,为什么还要学外语?

96
玛雅蓝
2017.02.17 13:19* 字数 2802

上周,我偶然在 App Store 看到一个同声传译 app,彩云小译。

出于好奇,我下载了这个应用测试了一下,结果令我非常惊讶。它语音识别和翻译都非常准确,基本可以满足日常交流所需,口译能力比我强多了。我的口语虽然足够应对日常交流,但我没有经过口译方面的训练。

为了给这个 app 写一篇稿子,我又查询了相关的行业新闻。我发现,日本已推出可穿戴翻译设备 ili(咿哩),外形如同一支录音笔,却能在离线环境中提供实时语音翻译,反应时间只有 0.2 秒,其中文官网上已经开放了企业版服务申请渠道;韩国也不甘示弱,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将在 2018 年平昌奥运会上使用本土翻译软件 Genie Talk,目前它可以将韩语翻译成英、汉、日等八种语言。

翻译行业真的要消失了吗?

机器翻译能取代人类吗?

我认为,随着机器翻译继续发展,最先受到冲击的可能是口译行业,而非笔译。口译对反应速度和短时记忆能力要求很高,相应地可以牺牲一点儿准确性。一般来说,同传要求准确翻译 80%就能及格,交传要求译出 90%,而笔译要求 100%。机器在反应速度上远超过人类,但处理长句子、复杂语法和文学语言的能力目前还不如人类。另外,口译的收入更高,也就是对雇主来说成本更高。

在笔译方面,有人认为将来可以让机器快速翻译大量内容,然后人工修订,达到实用水平。但有过校对经验的人都会知道,改一份翻得不好的稿子是件极痛苦的事情,还不如自己重新翻一遍。但是,机器处理一些技术文件会更有优势。技术文件往往有固定的术语、格式,只要给机器一个术语表,它就能准确翻译,效率绝对比人工查询术语表再翻译要高。当然,校对术语表的工作可能还是得让人类来做。

那么,机器有可能完全取代人类吗?

虽然语音识别和机器翻译技术都在飞速发展,但是目前为止,如果你想用谷歌翻译处理大段文字或整个网页,仍然会大失所望。而且机器翻译的质量和语言有很大关系。英语和法语比较相似,这两种语言互译的结果也比较理想;日语翻译技术则相对落后一些,我曾试着把日语网页转换为中文、英语甚至法语,只能得到一堆不知所云的东西。

然而问题是,我们不知道机器翻译成长的速度有多快。

你好,「无用阶级」

尤瓦尔·赫拉利在新书《未来简史》中提到:

21世纪经济学最重要的问题,可能就是多余的人能有什么功用。一旦拥有高度智能而本身没有意识的算法接手几乎一切工作,而且能比有意识的人类做得更好时,人类还能做什么?

机器将最先在哪些行业取代人类?谁会最先沦为「无用阶级」?首先肯定是一些简单机械的工作,因为技术上实现起来比较容易。我家附近的麦当劳早已陆续换上了自动点单机器,如果哪天在店里遇到扫地机器人,我一点都不会感到奇怪。

但是,也许与直觉相反,一些学习成本极高的行业也会很快受到冲击。学习成本高通常意味着薪水较高,人才稀缺,所以在机器取代人工方面有着很大的市场需求;而且,这部分人的专业能力可以概括为知识的积累和综合运用能力,这种能力将他们与其他人拉开差距,却也让他们能够轻易被机器取代。即时语音翻译产品已经陆续面世,曾在《危险边缘》中打败人类的超级计算机「沃森」也已经开始从事医疗方面的工作。

一个朋友曾说:「你之所以还没被机器取代,是因为目前机器用起来比你贵。」我觉得她说得很对。

那么,有没有一定不会被机器取代的工作,或者将来会出现的工作呢?《未来简史》中认为,技术的发展将加剧世界的不平等,大多数人沦为「无用阶级」,而少数精英将成为算法的掌控者,并拥有前所未有的能力、创造力甚至健康。换句话说,今天的大部分工作都会消失,而属于未来的工作还没有出现,就算出现了也不一定轮得到你。

所以,我们还需要学外语吗?

回到开头的问题。机器翻译已经很厉害了,而且还会越来越强大,那么翻译行业会消失吗?再进一步说,假如只要戴上一个耳机,就能和外国人无障碍交流,你还会为出国留学或进入外企工作而努力学习外语吗?

最近,我到北京法盟报了个法语强化班,打算重点复习一下口语和写作,为考法语相关证书做准备。从功利的角度说,这笔开支相当于我对自己的投资,而投资的收益一定是受到市场影响的。假如翻译AI马上就要上岗,那么这笔投资还能获利吗?

但是,经济投入和产出比真的是衡量教育价值的唯一标准吗?如果不是,那么教育的价值该如何衡量?

大约四年前,MOOC 刚刚起步的时候,大量的文章批评传统教育模式成本高昂,称在线教育能让更多的人能够以更低的价格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如今,虽然一些大学已经推出了在线教育学位项目,更多的大学开始使用 MOOC 进行辅助教学,但是大学学费并没有降下来,而在线教育的主力军已经变成了职场教育。在 Coursera 的广告邮件中,去掉个性化推荐的部分,出现最多的课程都是企业管理、数据、营销相关。

整体而言,MOOC 并没有让大学教育变得更廉价易得,却延长了人们接受教育的时间。而且马太效应再次发挥了它的威力,越是教育背景良好、收入较高的群体,越是注重终身学习。对个人来说,MOOC 不可能让你马上升职加薪,但是它为未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不仅仅是升职加薪,也包括转换职业,改善生活,或者只是在闲暇时间多一种自娱自乐的方式。

宇宙不过是无尽的概率事件,而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创造更多的可能。不是每种可能都将实现,但如果你止步不前,你就肯定会错失很多很多的可能。何况世界的变化正在加速。在一个世纪前,如果你打算一辈子当个裁缝、木匠,这完全没问题;但是在今天,很难有哪个职业能保证在接下来三十年内保持原状。很多职业也许不会那么快消失,但是肯定每个行业都将经历重大的变革,所以没有哪种技能能让你一劳永逸。今天学到的东西也许明天就会过时,但它至少提高了你的学习能力,让你能更快跟上明天的课程。

学习,当代人的「英雄之旅」

虽然我目前主要的工作是翻译,但更多的时候,英语和法语是我获取资讯的工具。语言之间的差异、关于语言的知识也给了我很多启发,比如你现在读到的这篇文章。所以对我来说,学语言是一件充满意义感的事情,它满足了我的求知欲,并让我对未来充满期待。将来如果有时间,我还会去学日语。

外语也好,别的技能也好,当你问「学这个有什么用」的时候,不妨换一个思路:如果不学这个,你会去做什么?如果你更想用同样的时间看看电视剧,或者用同样的钱出去吃一顿大餐,那么请便。如果你是被求知欲所驱动,或者是为了满足升学就业的短期需求,那么你根本不会问出第一个问题。

几年前我进入大学的时候,父母为我选择了一个他们认为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没想到,这个专业一直很吃香,但是我改变主意了,选择了不同的职业道路。大学期间所学的东西我大多已经遗忘,但余下的部分仍然在我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大学给了我一个认识自我的契机。

对当代人来说,还有什么比学习更接近一场英雄之旅?如奥德修斯漫长而波折的返乡之路,如唐僧克服九九八十一难前往西天取经,这段旅程不仅是自我的觉醒,也是获取经验的必经之路。路途中可能困难重重,可能要经受不必要的考验,但你所获得的经验将成为有限的一生中能获得的最大的财富。无数人的经验汇集在一起,便成了文明。

终身学习
Web note ad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