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正文

【十九大精神进央企】中国制造屡创世界之最 “made in China”遍布全球角落

2017-12-3 17:46:36 来源:东方网  作者:刘轶琳、汪伟秋  选稿:付杨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汪伟秋12月3日报道:中国人造出了全球首个圆筒型深海石油钻井平台,创造了全世界最大的自动化码头。走在日本或澳大利亚的马路上,你或许不知脚下的马路“madeinChina”;飞车奔驰在田间林中,你或许不知你进口爱车的车身“madeinChina”。日前,“十九大精神进央企”采访团走访位于长三角地区多家央企,感受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之最的脚步。

  身高135米,腰围99米,空腹重量近3万吨,甲板可变载荷15000吨,具备3810米水深、12192米井深的钻井能力,“希望4号”全球首制圆筒型深海石油钻井平台,不仅创造了钻探深度、甲板载荷、平台稳性等多项世界第一,还填补了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多项空白。中远海运已经交付三座“希望系列”钻井平台中,有两座在巴西海域钻探作业,一座在墨西哥湾海域作业。

  海运业承担了我国90%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量,对国民经济安全运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肩负海洋强国和海运强国战略给予的重大责任和使命,中远海运集团远洋航线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个港口,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15家控股企业,形成了以香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东南亚、西亚、北美、南美、欧洲、非洲等10大区域为辐射点,遍及世界各主要地区的跨国经营网络。

  世界最大的港口设计建设公司、世界最大的公路与桥梁设计建设公司、世界最大的疏浚公司、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起重机制造公司、世界最大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设计公司……他们的共同名字叫“中国交建”。翻开中国交建的作品集,能够看到一个个闪耀的名字在其中熠熠生辉:珠港澳大桥、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科伦坡海港城。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交通强国”,并且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交建秉承“固基修道,履方致远”的企业使命,将百年匠心与创新驱动合二为一,“双剑合璧”、“内外兼修”,助力中国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实现华丽蜕变。

  中国交建自主研制的“天鲲号”,作为新一代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最大挖深35米,绞刀电机功率达6600千瓦,多项性能位居亚洲第一、世界领先水平,打破了少数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为我国远洋填海作业和航道疏浚提供装备支撑。

  由中国交建旗下振华重工研发和安装调试的洋山港四期全自动化码头,共建设7个集装箱泊位、集装箱码头岸线总长2350米,设计年通过能力初期为400万标准箱,远期为630万标准箱。放眼全球,规模如此之大的自动化码头一次性建成投运是史无前例的。有趣的是,洋山港四期被业内戏称为“魔鬼码头”,开港后,这里将是一个“无人”码头,这对降低码头运营成本,提高作业效率与安全性、环保性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除了“魔鬼码头”,还有“魔鬼车间”。今年,宝钢股份“钢铁冷轧热镀锌智能车间”入选工信部第二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并在工博会上亮相。由于全线实现自动化,冷轧热镀锌智能车间不仅“无人”,甚至无灯,机器人可以不分昼夜地“按需生产”,打造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热镀锌智能化样板工厂。

  生产效率低下、产业转型升级困难,环境污染严重曾是传统产业工厂难以抹去的标签。而在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的厂区内,却有着一片“百鹭园”。每年的3月到9月,白鹭、牛背鹭、池鹭、夜鹭汲取于此,形成了在化工核心厂区内近2000平方米的百鹭驻园景观。

  白鹭被称作“检测鸟”,它对水质、空气的要求极高,也要求食物丰富。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工厂与鹭鸟的和谐共处的情景,正是中国企业轻污染重环保,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永续发展的缩影。

  “我们宝钢自主研发的白车身,具有78%高强钢使用比例,安全性、舒适性和轻量化达国际先进水平,通过高强减薄,实现了整车性能不下降、车身轻量化的目标,颠覆了‘车辆越轻越不安全’的传统思维,走上了一条又一条的知名汽车品牌生产线。”

  “或许你不知道,我们镇海炼化的东海牌道路沥青铺进了上海的F1赛道,铺在了青藏高原的高速路上,铺向了全世界各个角落。有一天当你漂洋过海,走在外国的马路上,你脚下或许就踩着‘中国制造’……这是我们镇海炼化人的骄傲,也是每个中国人的骄傲。”

 

友情链接

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 | 新华网上海政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