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至周五 | 9:00—22:00

从“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到“中国创造Create in China”

作者: 曹梦楠

  摘 要:2013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12周年,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贸易大国地位的逐步奠定,近几年,随着贸易发展所带来的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也成为带动中国经济、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技术上的不断创新也促进了贸易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本文将运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实证列举法等分析方法,针对中国的贸易发展,浅析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所带来的技术进步。
  关键词:贸易发展 中国创造 自主研发 技术创新
  中国是一个人口和资源大国,在数年之前,数量庞大的13亿人口总量和并不发达的产业技术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十分廉价,以产品初级加工制造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国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的主要方式。因而“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也成为了中国产业发展的一个标志性名词。
  无可否认,“Made in China”曾给中国带来了诸多的好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这种以“三来一补来料加工”为代表的简单、粗放型的加工贸易,显然满足不了现今经济“又好又快”和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要求。2001年,随着中国的成功入世,中国对外贸易所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也成了中国保持经济增速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外贸易的发展需要也促进着技术革新,因此,其所引发的产业革命也势在必然。
  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刺激着中国产业技术的不断变革。在对外贸易技术引进中,这种模式多以:引进他国先进技术→模仿别国技术(不包括核心技术)→技术应用于产业→制成工业制成品→低价出口到别国,简单引进模仿为主。而随着对外贸易的逐渐成熟,中国的技术引进也逐渐从模仿变成了引进→吸收→创新的过程。
  以吉利汽车的发展为例。汽车引擎技术是汽车生产的关键,早期吉利引擎基本依赖进口,当时一汽将引擎价格不断提高,并决定取消对吉利汽车的售后服务。吉利决定利用从一汽购入的丰田引擎作参考,自行研发引擎。在经过借鉴德系、日系的汽车引擎并加上自主创新元素后,吉利具有完全知识、技术产权的“吉利日美”下线,标志着吉利自主研发发动机的成功。吉利的汽车产业发展历程诠释了我国对外贸易对于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贸易伙伴的增多、贸易总量的提高,无不对带动产业升级与技术发展有极大帮助。
  从1980到2010年,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来看,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大大促进了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升级,从初期的以初级产品为主到如今的以出口机电产品、技术附加值较高的产品为主。(见下表)
  对外贸易的发展对技术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三个环节进行:技术引进、技术消化和技术的再创新。在国际贸易中,技术创新具体表现为:通过国际市场的竞争,迫使各国企业努力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通过技术优势的培育来增强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竞争;通过国际技术的外溢,给各个国家和企业相互启发的机会,吸收信息,引发创新;国际贸易和技术在国际间的流动可以促使技术创新,形成“规模经济”而降低各国的科研成本;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着技术的进步,而技术的进步则会引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的增长。无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索洛(Solow)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还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一代经济增长理论,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技术内生化经济增长理论,都指出了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则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方式。
  中国的技术发展之路也是与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息息相关,从一开始的简单粗放型“拿来主义”到后来的渐渐模仿,到最后的自主研发、自主创新,“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正向着“中国创造Create in China”一步步坚定的前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中国海关统计年鉴[M].北京:海关出版社,2010
  [2]张易.中国近代对外贸易的发展[J].海峡科学,2011,(11)
  [3]刘重力,刘德江.中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变化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3,(2)
  [4]谢琳.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
  [5]叶万芳.在吉利看到中国汽车工业的美好未来[N].吉利汽车报,2010,(5)


常见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