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l.gif] 香江客语:关于香港"游行示威自由"的几句闲话 7月1日是香港回归6 周年纪念日,有人载歌载舞欢庆,也有人上街游行示威。这一方面充分显示了香港社会的多元性,另一方面也再次清楚地表明,香港依然是一个非常自由、民主的 地方,并不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香港一旦回归,原有的自由与民主就将全都失去”。6 年的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过去曾经担忧的,不能否认 6年来的现实;如今仍然为“将来”担忧的,也不能否认直到如今还没有改变的现实。 说一句不太中听的话,现今香港,大概最容易做的事,就是上街游行了。无论理由大小,只要不满,就可以打着牌子、喊着口号,游上一番、“威”上一 回。不管是非对错、责任在谁,统统“摔”给政府就是。非法入境、逾期逗留者争取居港权不准,要游;嫌每月给老人派发的“生果金”(政府给65岁以上老人 每月550-700元买水果的补贴)太少,要游;巴士车费没随物价指数下跌而降低,要游;不满因经济低迷而削减薪酬,要游;甚至炒楼赔了钱,也要找政府 算帐,满怀悲情地示威抗议。多可数万,少则几人,几年来香港的游行示威几乎就没停过(SARS疫期除外)。难怪许多市民不以为然地说,香港简直快成“抗 议之都”了,有损国际形象。当然也有许多人从另一角度看待这一现象,认为这更说明,香港是一个表达个人意见充分自由的地方。 对于在回归纪念日穿着黑服、打着黑幡上街游行示威,许多市民是不赞成的,笔者也觉得甚为不妥。相信其中只有少数是因仇视回归而上街的,而相当部 分则是借机表达各种不满,特别是发泄经济困难、收入下降引发的怨气。而还有不少人,纯粹是被误导参加示威的。那家一贯坚持“反中乱港”立场的报纸,这次 又充当了鼓动人们上街的急先锋。而它自己的报道,恰恰暴露了误导民众的真相。请看该报有关一位小朋友随父亲参加游行的报道内容:经过约四个半小时,参加 反对“23条”立法大游行的7 岁的某某(且隐去真名)虽然无法走到政府总部正门,但他自豪地说:我见到了历史新一页,这次是言论自由的表现,我会与同学讲,我游行过,参加过这个历史 !小学一年级的某某显得颇为早熟,他强调是通过电视及报纸的新闻了解《基本法》第23条的,知道法案通过后,会影响言论自由,到那时就不可以乱讲,否则 会被拉去坐监狱。某某不是父亲拉来滥竽充数的。他说,知道父亲带他来游行的原因,是要我见证历史。如果令政府不能立法,就可以帮助好多人。当听到有人高 呼“ 董建华,废柴”时,他也跟着喊叫,并说,以废柴形容特首董建华是对的,他什么都做不好,但是又要做。这样形容董建华,不觉得没礼貌。某某还说,在199 9年已跟着爸爸游行了,那次是反对地产代理监管局。 还用作更多解释吗?不用。这不是误导又是什么呢?7 岁的孩子,说的那些话,没人“教晦”、诱导才怪呢。再早熟,也“熟”不到这种程度。而1999年,他才3 岁,如果真是明白事理、完全自觉地去游行示威,那简直是“政治超天才”了。3岁、7岁的孩子,该让他们想什么、做什么,为人父母者恐怕都明白。天真烂漫 的孩子,想这些事、干这些事,不太沉重吗?!倒是报道中的一句话很值得注意,就是那位“自觉”参加游行的小孩子特别强调,他是通过电视及报纸的新闻了解 情况的。这恐怕是实情,正说明了香港某些媒体误导民众的负面作用。董建华的“柴”,他肯定也是通过电视、报纸知道的。由此可以想象,在这次乃至以往的许 多游行示威队伍中,不知有多少人是被那份专门乱港的报纸、被大肆散布种种失实信息、偏激观点的“民主派”政客引导参加的。说不少人是被误导参加游行,一 点没错。 -- 去很多权利和自由”。可以断言,与6 年前一样,这一“预言”也必将被事实粉碎。 把几岁的孩童、双眼失明的盲人,都误导上街游行示威,可见黔驴技穷的“民主派”已无奈到了何种地步。好在他们这次利用“23条”立法一事继续骗 人的日子也没几天了。当立法工作完成之后,人们自然会发现,原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和自由丝毫也没有减少。香港的天依然那么蓝,香港的海依然那么阔。那时, 一些人会为曾经听信“预言”被误导而暗自悔悟。而“民主派”们呢,又会厚颜无耻地寻找新的由头,造谣惑众、反中乱港,误导一批心有不满和怨气者、一些孩 童,去冒着烈日高温游行抗议。也许这正是“一国两制”下香港的一个特色。 需要提醒的是,反中乱港是“民主派”的专业,他们就是靠干这行吃饭的;而被误导着经常上街游行的一般民众,可没人给你支薪酬、发补助,耽误时间 可是你自己的。香港目前,最迫切的是振兴经济;香港将来,最紧要的是不断发展经济。处于困境中的人们,有游行示威的自由,但改善经济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最终还得靠实实在在的努力拼搏。也许是杞人忧天,几句闲话,姑且听之吧。(吴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