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Language[中文(简体)(简体)] OK * 登录/注册 [USEMAP:header-cn.jpg?v=635827514507666970] 励展博览集团 ____________________ (搜索) 搜索 * 首页 * 展会信息 + 关于Pollutec China + 关于城矿展 + 组织机构 + 为何参展 + 为何参观 + 官方赞助商 + 全球系列展会 + 展会寄语 + 支持展会 * 同期会议 * 参展商 + 为何参展 + 参展商类别 + 展商名录 + 展商推荐 + 申请参展 + 关于知识产权保护 * 观众 + 参观预登记 + 预登记大抽奖 + 观众类别 + 参展产品 + TAP特邀买家计划 + 展商定制推荐 + 商旅及酒店 * 媒体中心 + 展会新闻 + 合作媒体 + 媒体登记 * 行业快讯 * 产业园及招投标 * 联系我们 * 参观报名 您的位置 1. 主页 2. 行业快讯 3. 大气环境污染治理五大难! 大气环境污染治理五大难! 2015年的冬天,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场接一场的雾霾,多个城市多次启动了红色预警,大气污染的严重程度也昭示了政府、治理产业所承担的压力。治理大气污 染,需要政府统领,需要企业施治,需要市场驱动以及公众参与,政策、市场和企业是最重要的力量。 近年来,虽然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现在,全国二 氧化硫年排放量高达1857万吨,烟尘1159万吨,工业粉尘1175万吨,大气污染仍然十分严重.全国大多数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大气污染久治无缓,环境监测困难重重,于是,政府出招,国家政策护其前进。 政策背景: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请组织申报环保领域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的通知》,就环保领域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内容和建设重点作了说明, 申报截止时间为2016年4月1日。 “通知”显示,项目建设包括了提升大气环境污染防治能力等、提升水环境污染防治能力、提升土壤环境污染防治能力和提高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技术水平等四 大项,共涉及13个国工程实验室项目。 下面是关于《《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请组织申报环保领域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的通知》的第一条内容。 第一点:提升大气环境污染防治能力 1、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 针对我国大气环境监测仪器性能不稳定、可靠性不高等问题,建设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创新平台,支撑开展污染源细颗粒物(PM2.5)、挥发性 有机污染物(VOCs)、氨、重金属(汞等)等连续监测、现场快速监测,大气环境质量多参数多污染物连续监测,石化、化工园区大气污染多参数连续监测与 预警,车载、机载和星载等监测,PM2.5、VOCs化学成分快速检测、非CO2温室气体排放连续监测等关键共性技术、设备的研发、集成与工程化,提高 我国大气环境监测技术装备水平。申请单位需具备大气环境污染监测装备研发和可靠性试验能力。 2、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 针对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烟气污染控制技术难以满足管理需求、一次细颗粒物污染治理技术薄弱等问题,建设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装备 创新平台,支撑开展燃煤等烟气多污染物超低排放、PM2.5和臭氧主要前体物联合脱除及资源化、烟气汞等重金属与其它污染物协同控制、一次PM2.5高 效净化、宽温带高强度及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工业炉窑多污染物(常规污染物、重金属、有毒有害污染物)协同控制治理、烟气净化系统优化设计等 技术、材料、工艺与装备的研发和工程化,促进工业烟气治理技术装备升级。申请单位需具备开展工业规模烟气多污染物协同/联合控制技术研发、工程化试验与 集成能力。 3、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污染控制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 针对我国VOCs治理技术薄弱、关键材料和装备运行可靠性低的问题,建设VOCs污染控制技术与装备创新平台,支撑开展石化、包装、印刷、家具、汽车和 船舶制造、电子等重点行业VOCs源头和过程控制,新型高效吸附、催化、低浓度VOCs吸附浓缩、高效蓄热式燃烧、臭氧催化氧化、生物净化、低温等离子 体净化及组合治理、VOCs检漏及预警等技术、材料、工艺和成套装备的研发、集成和工程化,提高我国VOCs污染控制技术装备水平。申请单位需具备开展 典型规模企业、工业园区VOCs污染控制技术和整体解决方案研发、工程化试验能力。 4、移动源污染排放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针对我国机动车船保有量大、污染排放控制技术落后于管理和应用需求的问题,建设移动源污染排放控制技术创新平台,支撑开展满足下一代汽油车(国Ⅵ)排放 标准的高性能材料及系统集成,新一代柴油车用颗粒捕集器载体、柴油机颗粒物及氮氧化物净化、柴油机排气升温和排气污染在线监测,船用柴油机颗粒捕集、排 气催化净化系统等关键技术、材料和装备的研发和工程化,提高我国车船污染排放控制技术装备水平。申请单位需具有为各类车船发动机配套污染控制材料和净化 器研发与工程化试验能力。 从专项建设第一点内容可以看出,大气环境污染监测防治存在以下问题: ①、我国大气环境监测仪器性能不稳定、可靠性不高; ②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烟气污染控制技术难以满足管理需求、一次细颗粒物污染治理技术薄弱; ③我国VOCs治理技术薄弱、关键材料和装备运行可靠性低; ④我国机动车船保有量大、污染排放控制技术落后于管理和应用需求。 下面带大家了解一下为什么会存在上面的问题: 一:从我国环保装备说起 关于我国环保装备业的发展: 我国的环保装备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在大气污染治理设备、水污染治理设备和固体废物处理设备三大领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体系。 其中,产业的投资重点主要集中在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上,近年来,我国环保装备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在相关政策的带动下,除尘设备、燃煤烟气脱硫设备、城市 污水处理设备持续热销,生活垃圾处理设备、脱销设备也高速增长。 规模扩大的同时,我国环保装备产业的技术也不断进步,突出表现为进口替代效果明显,自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逐渐提高。但我国环保装备产业技术总体水平还比 较落后,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多数环保装备更新换代和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周期较长,企业在技术上多以引进、仿制为主,产品开发研究人员的数量和 产品开发经费不足,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环保装备的技术水平。2014年,我国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产量达到58.86万台(套),同比增长 22.65%,截至2015年5月,我国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产量则21.5万台(套)。 我国环保装备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环保设备行业目前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我国环保设备技术含金量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其次,行业集中度偏低,多为 中小型企业,技术装备落后,专业化水平低,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再次,环保设备设备成套化、系列化、标准化、国产化水平低,常规产品相对过剩,一些急需的 污染治理设备又严重短缺;最后,产品质量检测缺乏有力的监管,市场上鱼龙混杂,无法形成良性竞争,制约了环保设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大气环境检测面临的难题。 据了解,从2015年1月1日起,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1436个监测点位全部具备新标准监测能力并实时发布6项指标监测数据。我国初步建成了空 气质量监测预报预警体系,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空气重污染监测预警体系完成建设,实现了空气质量预报业务化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虽然我国已建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网,可实现对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的浓度等进行监测,但这远不能完全反映大气污染的实际情况, 也不能满足对空气污染形成机制、演变和输送过程研究的需求。 复杂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对监测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监测技术和手段已经难以全面反映污染特征,特别是在污染物防控和污染源解析方面,现有的设 备明显力不从心。 此外,大气污染物监测和其他监测不同,由于天气经常会发生变化,因此,对大气污染物的监测也需要满足即时性、可靠性和准确性的要求。这些都对现有监测设 备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煤炭转化为电力的比重依然较低,散烧煤对环境的影响依然较大。我国电煤占煤炭消费的比重多年来一直在50%左右,远低于国外甚至是世界平均水平(美国约 占93%、加拿大85%、德国84%、英国75%、俄罗斯64%,世界平均比例约78%),其原因就在于电力是实现燃煤高效、清洁利用的最佳方式。但现 实中,我国仍存在大量煤炭被直接燃烧利用(如居民分散燃煤供暖),这部分煤炭使用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远远大于电力行业。 四:中国石化行业VOCs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国内VOCs人为源排放量高于自然源 据估算,VOCs自然源全球年排放量11.5亿吨碳/年,而VOCs人为源全球年排放量1.42亿吨碳/年。从排放量来看,全球范围内自然源的排放量要 远大于人为源排放量。与全球情况不同,中国研究显示,国内年均VOCs自然源排放量达到1,090万吨,人为源排放量达到1,510万吨,人为源排放较 自然源约高39%。 目前,中国与全球情况不同,国内VOCs人为源排放量高于自然源,且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和人口密集地方。同时,VOCs人为源污染排放成分复杂,不仅对 大气环境造成影响,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国内对人为源VOCs的治理迫在眉睫。 五:机动车的污染排放问题 据环境保护部2016年1月中旬发布《2015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公布2014年全国机动车污染排放状况。内容显示,中国已连续六年成为世界 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机动车污染已成为中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机动车污染防治的紧迫性日益凸显。 来源:中国大气网 * 我要参展 * 在线预登记 * 加入日程 下载中心 * LOGO下载 * 招展书下载 * 展位图下载 * 预登记表下载 * 邀请函下载 * 展后报告下载 * 展商手册下载 全球系列展会 [PollutecBrasil.png?v=635839472521126998] [PollutecLyon.jpg?v=635839472607982003] [PollutecMaroc.jpg?v=635839472703314498] [SIEEPollutecAlgérie.png?v=635839472781872037]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励展博览集团 * 中贸展 * 沪ICP备10212895号-17 我们使用cookies来运作该网站, 并改进其可用性。 关于我们使用的cookies、 如何使用和您如何管理它们的详细信息可通过阅读隐私声明获取。 请注意使用本网站意味着您同意使用cookies. (不要再显示这一信息) 不要再显示这一信息 IFRAME: https://www.googletagmanager.com/ns.html?id=GTM-KRPN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