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团综述 * 大事记 * 最新工作 * 招标公告 * 联系方式 集团介绍 组织架构 集团文化 最新工作 专题论坛 联系我们 登录 / 注册 从规划亮点看雄安“未来之城” 2018年04月24日21:28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样板和标志。 10个篇章、2万多字,《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一出炉即引起万众瞩目。这张规 划“未来之城”的宏伟蓝图,描绘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前景,凸显着“雄安模 式”的精髓。 契合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雄安规划纲要 》提出了“两步走”——到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的建设目标。 【亮点之一】 “组团式”格局:无单一中心、不摊大饼,城市发展富有弹性 未来雄安,整个城市将呈现组团式格局。 “雄安没有单一城市中心,不会摊大饼一样无序扩展。而是构建尺度适宜、职住 均衡的城市组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说。 《雄安规划纲要》提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 空间,逐步形成城乡统筹、功能完善的组团式城乡空间结构,布局疏密有度、水城 共融的城市空间。 雄安将呈现“一主、五辅、多节点”的空间格局—— 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呈组团式结构,形成“北城、中苑、南淀”格局。“ 北城”集中布局5个城市组团;“中苑”恢复历史上的大溵古淀,塑造生态苑囿; “南淀”为临淀区域,严控开发建设,塑造白洋淀滨水岸线。在起步区内选择适 当区域规划建设启动区,面积约20至30平方公里,重点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 。 雄县、容城、安新县城和寨里、昝岗,作为5个外围组团,布局高端高新产业。 布局若干特色小城镇和美丽乡村。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约50平方公里。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朱子瑜介绍说,各组团之间,森林、湿地、绿 地等蓝绿系统环绕间隔,有明确开发边界。功能相对完整,可满足工作生活需求 。 “新区规划了战略留白空间,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城市可持续发展预留了空间 ,使城市发展富有弹性。”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李晓江说。 【亮点之二】 鲜明“中国面孔”:不都是水泥森林,严格控制建筑高度 雄安新区将是“中国面孔”,规划建设将集中展现中国建筑艺术的精髓。 《雄安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中西合璧、以中为主、古今交融,弘扬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保留中华文化基因。塑造中华风范、淀泊风光、创新风尚的城市风貌。 高层建筑将受到严格限制。《雄安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严格控制建筑高度,不 能到处是水泥森林和玻璃幕墙。根据城市功能布局和产业特点,在新区特定范围 规划建设高层建筑,集中承载中央商务、金融、企业总部等功能。 雄安建筑将形成轮廓舒展、韵律起伏的城市天际线。“雄安没有高楼大厦林立给 人的压抑感。”朱子瑜说,建筑既有古典神韵又具现代气息,融于自然、端正大 方,不搞奇奇怪怪的建筑。 雄安遵循平原建城、尊重自然的规律,建筑不照抄照搬,将有着鲜明“中国范儿 ”。新区新建住宅推广街区制,这意味着雄安没有封闭式大院小区。 作为主城区的起步区,将传承中华传统营城理念,营造布局规制对称、街坊尺度 宜人的“方城”,街坊呈棋盘式布局。规划设计城市轴线,南北轴线展示历史文 化生态特色,东西轴线串联城市组团。 建成后的城市,外围林带环绕、内部林木葱郁,周边淀区碧波万顷,形成“一方 城、两轴线、五组团、十景苑、百花田、千年林、万顷波”的空间意象。 【亮点之三】 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打造全球创新高地和改革开放新高地 目前,已有100多家高端高新企业落户雄安,创新资源向新区加速聚集。 翻阅《雄安规划纲要》,“超前布局区块链、太赫兹、认知计算等技术研发及试 验”“IPv6率先布局”等内容均被写入。 《雄安规划纲要》提出,通过承接符合新区定位的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积极吸 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高起点布局高端高新产业,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 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雄安规划纲要》还提出了38个主要指标。“像基础设施智慧化 水平超过90%,高速宽带标准千兆入户、万兆入企等这些指标在世界上都是领先 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组长邬贺铨说。 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表示,雄安承载的使命之一是打造新时 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探索可借鉴可复制经验,高端高新将是新区产业 最显著特点。 河北省委副书记、省长许勤表示,新区将重点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承接符合新 区定位和发展需要的高校、企业总部、金融机构、事业单位等疏解,发展新一代 信息技术、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新材料、高端现代服务业、绿色生态农业 等高端高新产业。 改革创新是雄安的灵魂,是新区成长的第一动力。根据《雄安规划纲要》,新区 将打造便民高效政务服务环境和创新开放的政策环境,在土地、财税、金融、人 才、对外开放等方面,制定实施一揽子政策措施,确保疏解对象来得了、留得住 、发展好。 根据《雄安规划纲要》,新区将搭建国际一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国际一流科技 教育基础设施,构建国际一流创新服务体系,以新机制、新模式努力建设世界一 流的雄安大学。 【亮点之四】 生态典范城市:城市就是园林,蓝绿空间占比达70% 未来雄安,将镶嵌在蓝绿交织的生态空间之中,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在70%。 大型郊野生态公园、大型综合公园和社区公园,让居民3公里进森林,1公里进林 带,300米进公园,街道100%林荫化。新区规划森林覆盖率达40%。起步区规划绿 化覆盖率达到50%。 “放眼全球,目前没有一个大城市能达到雄安新区70%的蓝绿空间占比。新区将 展现出迷人的生态魅力。”邬贺铨说,新区将再现“林淀环绕的华北水乡,城绿 交融的中国画卷”。 “白洋淀要推动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构筑防洪堤坝,保持其原有历史风貌和‘华 北之肾’的功能。”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何立峰说。 环绕白洋淀、起步区和整个新区,将建设环状林带;主要河流和干道两侧,建设 绿色生态廊道;城市组团间和重要生态涵养区,建设9片大型森林斑块。 【亮点之五】 以人民为中心:步行15分钟搞定日常需求,打造租购并举的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 步行5分钟送孩子到幼儿园、10分钟送到小学、15分钟到中学。未来在新区,日常 生活基本需求在15分钟步行范围内都能解决,便利店、卫生服务站、小型健身场 所、幼儿园等步行5分钟就能达到。 《雄安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优质共 享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强新区承载力、集聚力和吸引力,打 造宜居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新城。 “新区城市组团式发展、职住均衡、小街区,居民在日常工作、生活之外没有额 外沉重负担,不会将大量时间虚耗在路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 中心主任殷会良说。 新区规划了“城市-组团-社区”三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构建社区、邻里、街坊 三级生活圈。在建设之初,公共服务设施就是高质量、高水平的,将引进国内外 优质教育、医疗和文化等资源。 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和多元化住房供应体系。完 善多层次住房供给政策和市场调控体制,严控房地产开发,建立严禁投机的长效 机制。 【亮点之六】 交通“快慢结合”:站城一体、窄路密网,“公交+自行车+步行”将是城内主流 出行模式 雄安交通可谓“快慢结合”。快则乘坐高铁半小时抵达北京和天津,20分钟直达 北京新机场;城内“慢行”也便捷,“公交+自行车+步行”将是城内主流出行模 式。 “新区将成为八方交汇的通衢之地,对外交通便捷高效,与京津冀乃至全国、全 球都有通畅的交通通道。”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分院交通工程研究所副 所长杜恒说。 《雄安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建立连接雄安新区与京津及周边其他城市、北京新 机场之间的轨道交通网络,打造便捷、安全、绿色、智能交通体系。 依托“四纵三横”高速公路网,开车1小时可到北京、天津,90分钟到石家庄。 雄安推广“站城一体”开发模式,交通枢纽与城市功能一体化开发,在公共交通 廊道、轨道站点周边集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起步区绿色交通出行比例将达90%。 起步区路网密度可达到每平方公里10至15公里,构建快速公交专用通道,公共交 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80%。初期对地铁作规划空间预留。 【亮点之七】 数字孪生的城市:同步规划“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建设绿色智慧新城 “雄安新区是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的城市,两座城市将开展 互动,打造数字孪生城市和智能城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说。 《雄安规划纲要》提出,建立健全大数据资产管理体系,打造具有深度学习能力 、全球领先的数字城市。 雄安新区将成为一座“聪明城市”,城市管理具有智能化特征。杨保军说,利用 “数字孪生城市”系统,将来一些决策付诸实施前,可先在虚拟城市模拟运行, 根据模拟结果付诸实施或者修正,发挥辅助决策作用。 按照规划纲要,新区感知设施系统与城市基础设施同步建设,构建城市物联网统 一开放平台。利用云计算等技术,管理者可利用智能城市信息管理中枢,对城市 全局实时分析,实现公共资源管理智能化。 【亮点之八】 绿色低碳:雨水“流不走”、管廊地下藏 “利用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生态湿地等设施,新区可实现中小降雨100%自然 积存、净化。降雨收集起来经过处理用于城市绿化,既能防止城市内涝、雨水二 次污染,也能助力节约用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与工程分院生态环 境研究所副所长高均海说。 《雄安规划纲要》提出,按照绿色、智能、创新要求,推广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 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使用先进环保节能材料和技术工艺标准进行城市建设 ,营造优质绿色市政环境。 新区将建设海绵城市和多级网络衔接的市政综合管廊系统,解决“马路拉链”问 题。确定用水总量和效率红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动绿色建筑 设计、施工和运行,积极稳妥推广装配式、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方式。 【亮点之九】 留住乡愁:古树不挪,古建筑不拆,保护好历史文化 “无文化传承,无雄安未来。新区规划建设中,坚持古树不挪,古建筑不拆,古 牌坊不搬,保持原址不动。建成的新城市要有老场所,让老百姓记得住乡愁。” 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长,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说。 一个新的城市要立得住,关键要传承好文脉,注重对历史文物和历史风貌的保护 。《雄安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保护历史文化,形成体现历史传承、文明包容、 时代创新的新区风貌。 殷会良说,新区规划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古树、古 牌坊等将有机嵌入公园、绿地等,使城市与历史文化传承有机融合、相得益彰, 深刻构筑富有雄安特色的城市印记。 雄安新区将保护和合理利用文物古迹、历史古城、传统村镇,传承与弘扬优秀传 统文化,让老百姓记得住乡愁。 【亮点之十】 建设“安全雄安”:构筑现代化城市安全体系,确保千年大计万无一失 “安全是万事之基,是一座城市最核心的基础。安全问题一失万无。”水利部水 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李原园表示。 《雄安规划纲要》提出,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形成全天候、系 统性、现代化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安全雄安。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高孟潭等专家表示,雄安新区规划充分考虑了 方方面面安全因素,灾害和安全问题的监测预警、决策指挥、应急救灾等系统标 准高,将成为我国安全城市的典范。 《雄安规划纲要》在构建城市安全和应急防灾体系、水安全、抗震能力、能源供 应安全等方面作出周密部署。起步区防洪标准为200年一遇,内涝防治标准为50年 一遇。 新区将构建完整的城市安全和应急防灾体系,全面提升监测预警、预防救援、应 急处置、危机管理等综合防范能力,确保千年大计万无一失。(记者张旭东、齐 雷杰、王敏、安蓓、郁琼源) 集团概论 文字文字 文字文字 文字文字 文字文字 文字文字 文字文字 集团概论 文字文字 文字文字 文字文字 文字文字 文字文字 文字文字 集团概论 文字文字 文字文字 文字文字 文字文字 文字文字 文字文字 集团概论 文字文字 文字文字 文字文字 文字文字 文字文字 文字文字 主办:中国雄安集团 Copyright (c) 1997-2018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邀您共创雄安智慧生活 * [slidePic01.jpg] 政务与公共服务 聚焦新区开发建设需求、公共服务需求及社会治理需要,向上贯彻落实中央 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对接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及各专项研究, 向下对接产业导入、市场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等工作,保障规划 任务落地,为新区管理提供全方位市场化服务,满足新区“小政府大社会” 治理模式需求。 * [slidePic03.jpg] 金融与投资 发起组建金融机构,设置特色金融企业,创新信用使用方式,提供优质金融 服务,为新区开发建设提供融资保障,适时对外投资。先期开展基金和资产 管理业务,中长期布局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核心业务,根据集团 发展战略和实际进行投资。 * [slidePic04.jpg] 基础设施 加快培育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能力,对于集团承担在“一张白纸”上建设 新区的历史使命尤为重要。基础设施板块涵盖外围骨干交通路网、市政路桥 、轨道交通、管网、综合管廊、通信、供水、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固废 处理、电力、供热、燃气、新能源等。 * [slidePic06.jpg] 生态环境建设 和绿色发展 新区“蓝绿空间”建设任务重、资金投入量大、短期效果不明显,亟需完善 生态环境和绿色发展板块,承接《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雄安 新区森林城市专项规划》落地。 * [slidePic02.jpg] 城市发展 与城市资源运营 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实现土地和房产等城市资产国有化,实现“以租为 主、以售为辅”的全新住房管理目标,对城市建筑进行全生命周期运行维护 管理。主要承担新区城市建设住宅、商业、商务及公共服务等建筑开发,运 维管理资产物业,推行绿色建筑标准,构建低碳绿色城市指标体系,搭建共 生共长的孪生数字建筑等。 * [slidePic05.jpg] 数字城市 通过多方数据采集和汇聚,建设可视化数字孪生城市,开展雄安智慧城市发 展规划和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挖掘利用雄安数字资产,打造城市智慧运行 的载体。 [c.gif?id=29947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