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沙东 诊疗手册

Please confirm that you are not located inside the Russian Federation

加载中

乳糖不耐受

作者:

Atenodoro R. Ruiz, Jr.

, MD, The Medical City, Pasig City, Metro-Manila, Philippines

最后一次全面审校 四月 2015
点击此处进入专业版
注: 此为家庭版。 医生: 点击此处进入专业版
点击此处进入专业版
主题资源

乳糖不耐受症是由于乳糖酶缺乏,不能消化乳糖而出现腹泻和痉挛性腹痛的病症。

  • 乳糖不耐受症是由于乳糖酶缺乏。

  • 儿童患者的症状包括腹泻和体重不增,而成人患者的症状包括腹胀和腹部痉挛、腹泻、胃肠胀气和恶心。

  • 诊断基于患者承认症状出现于食用乳制品之后,可通过氢呼吸测试确认。

  • 治疗包括服用乳糖酶或避免食用乳糖,特别是乳制品。

牛奶和其他奶制品中所含主要的一种糖就是乳糖,小肠内皮细胞可产生分解乳糖的乳糖酶。乳糖酶可将乳糖(一种复糖)分解为两个组分,葡萄糖和半乳糖。然后,这些单糖通过肠壁被吸收到血液中。当乳糖酶缺乏时,乳糖不能被消化和吸收。小肠中高浓度的乳糖可导致大量液体积聚到小肠,引起水样泻。然后,乳糖被大肠内的细菌发酵,产生气体,引起胃肠胀气、腹胀和腹部痉挛。

婴儿体内乳糖酶水平很高,帮助他们消化奶。但在很多民族(80% 的黑人及西班牙人,以及 90% 亚洲人)中,乳糖酶的水平在断奶后下降。乳糖酶水平下降意味着这些民族的年长儿童及成人无法消化大量乳糖。而80%~85%的欧洲西北部白人种族一生都可产生乳糖酶,因此他们能够消化牛奶和奶制品。由于美国的民族构成的原因,大约 3,000~5,000 万人患有乳糖不耐受症。有趣的是,这种“不耐受”对于全球 75% 的人口都是正常的。

当疾病,如肠道感染(见胃肠炎概述),损坏小肠黏膜时,可出现临时性乳糖不耐受症。一旦患者从这些疾病中康复,便能够再次消化乳糖。

其他糖类也可出现不耐受,但相对较少见。如缺乏蔗糖酶使蔗糖不能吸收入血;缺乏麦芽糖酶和异麦芽糖酶使麦芽糖不能吸收入血。

牛奶过敏不同于乳糖不耐受症。与乳糖不耐受症相反,牛奶过敏患者可以正常消化牛奶,但牛奶中的蛋白质会触发免疫系统作出响应(见过敏反应概述)。牛奶过敏一般会影响儿童。

你知道吗……

  • 除了北欧血统人群,大部分健康成人无法消化大量乳糖,因此通常患有“乳糖不耐受症”。

症状

有乳糖不耐受症者通常不能耐受牛奶和其他含有乳糖的奶制品。通常只要摄入超过 8 至 12 盎司(250 至 375 毫升)牛奶,成人便会出现症状。一些人能较早发现自己的这一问题,有意或无意避免奶制品。

乳糖不耐受的儿童把牛奶作为食品的一部分时,会出现腹泻和体重不增加。

成人则表现为进食含乳糖的食品后,出现腹胀、腹痛、水样泻、胃肠胀气、恶心、肠鸣音活跃(腹鸣),以及进食乳糖后 30 分钟至 2 小时即便意强烈。严重腹泻使得食物过快地从肠道排出体外,使营养物质不能正常吸收。不过乳糖不耐受症的症状一般轻微。相反,吸收不良综合征乳糜泻热带性口炎和肠道感染所导致的消化吸收不良症状就严重得多。

牛奶过敏

对牛奶过敏的儿童在摄入牛奶或乳制品后也会出现症状。但是,这些症状,如瘙痒、皮疹和/或哮喘,与其他过敏反应类似。有时,儿童会出现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痛和腹泻(少见)。

牛奶过敏在成人中十分罕见,也可能会引起呕吐和食管反流的症状。

诊断

  • 医生对摄入乳糖后出现的症状的评估

  • 有时进行氢呼吸测试

一个人进食奶制品后即出现症状,应怀疑乳糖不耐受可能。如果3~4周内限制乳制品摄入可缓解症状,而摄入乳制品后症状又出现,即可确诊。

很少需要特殊检查,但对于某些患者,医生通过氢呼吸测试确诊。在该长达4小时的测试中,患者摄入一定量的少量乳糖。摄入乳糖前后,医生以1小时为间隔,测量患者呼吸中氢气的含量。测量氢气是因为消化未被吸收的乳糖时,肠道细菌会产生氢气。如果呼吸中氢气含量显著增加,则该患者对乳糖不耐受。

乳糖耐受试验是较不敏感的替代方案,现在很少进行。患者摄入一定量的乳糖后,医生监测其症状,并多次测量血糖水平。能够消化乳糖的人不会出现任何症状,血糖水平升高。无法消化乳糖的人在 20 至 30 分钟内出现腹泻、腹胀和不适,血糖水平不升高。

治疗

  • 避免乳糖

  • 服用补充乳糖酶

乳糖不耐受症可通过避免进食含有乳糖的食品,主要是限制各种奶制品。通常可以耐受酸奶,因为酸奶中包含乳酸杆菌自然产生的乳糖酶。奶酪包含的乳糖数量低于牛奶,根据所使用的量,通常能被耐受。许多超市提供降乳糖牛奶及其他制品。

为防止身体缺钙,禁食奶制品的人应服用补钙剂。乳糖酶补充剂无需处方即可买到,在食用或饮用含有乳糖的产品时可服用。

注: 此为家庭版。 医生: 点击此处进入专业版
点击此处进入专业版
获得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