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的人喝奶需要注意什么?

乳糖不耐受是由于人体不能有效吸收牛奶里的乳糖大分子,从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其主要症状有腹胀、腹鸣、腹泻等反应。乳糖不耐受症状并非个例,根据科学家研究(Heyman 2006)大约有80%的亚洲人在喝奶后都会有如此症状。而不管小孩、成年人、还是老人,牛奶都是生活里很重要的一个营养补给站… ——那么你认为,乳糖不耐受的人能喝奶吗?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解决乳糖不耐受的情况? 【特别说明】1、我们倡导原创认真的答题精神,如回答…
关注者
810
被浏览
682,529

95 个回答,由品牌推荐

品牌特邀:本文由品牌邀请撰写

谢邀。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得先明确一下,什么才叫做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是人体因乳糖酶缺乏而导致对母乳或者牛奶中的乳糖消化不良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严重的乳糖不耐人群,会出现诸如腹胀、腹鸣、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如果是婴幼儿,还可能因为腹胀出现哭闹等情况。

那么,什么是乳糖呢?

乳糖是牛奶、乳汁等食物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营养物质,一般来说呢,牛奶中的乳糖含量略低于母乳。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乳糖不耐受的现象呢?为什么就没有听说过葡萄糖不耐受呢?

很简单,这是因为,乳糖是一种双糖,不能直接被吸收,需要通过乳糖酶的分解转化为葡萄糖和半乳糖才能被吸收。如果因为乳糖酶缺乏等原因,导致乳糖无法被充分地消化吸收,就会出现乳糖不耐受的情况。

但是呢,在说今天的主题——乳糖不耐受之前,咱们其实还得纠正一个误区,那就是,喝了牛奶拉肚子,并不一定就是乳糖不耐受的情况。因为,还有另一种情况,同样也可能导致「喝了牛奶拉肚子」,那就是牛奶蛋白过敏。

那么,怎么鉴别牛奶蛋白过敏和乳糖不耐受呢?

我们可以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探讨一下。首先,对于牛奶蛋白过敏,大多数时候,我们将其理解为是一种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和细胞介导的(non-IgE)对于牛奶的不良过敏反应。

首先,如果是由IgE接到的牛奶蛋白过敏,一般会出现像过敏性皮炎、荨麻疹这样的皮肤症状,以及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呼吸道症状。

其次,如果是由non-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则大多数表现为腹泻、腹胀、腹痛、呕吐、食欲下降等消化道症状。

而与之相对的,乳糖不耐也可以先分一下类,一般来说呢,它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继发性乳糖不耐受、成人型乳糖不耐受。而在中国,成人型乳糖不耐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虽然可能婴幼儿的乳糖不耐受更受到关注),这是因为在婴幼儿期以后,产生乳糖酶的基因的正常表达被关闭(基因的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

影响乳糖分解和消化的基因,主要取决于MCM6基因上的rs4988235位点,而它又有三种基因型,分别是TT、CT和CC。这其中,TT和CT代表乳糖耐受,而CC则代表乳糖不耐。而在亚洲,包括中国,携带有乳糖不耐基因的人群至少占到了80%以上(甚至可能达到95%)。

但是,这里有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似乎我们身边喝牛奶就肚子不舒服的人数并没有那么多啊?

别急,这个坑下面再补。下面呢,咱们就来说说如何应对乳糖不耐受。

首先,咱们来说说如何应对婴幼儿乳糖不耐受。

第一,添加乳糖酶:通过补充外源性乳糖酶,一方面可以缓解因为乳糖酶不足出现的症状;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内源性乳糖酶分泌腾出更多的分泌时间(个人觉得这个理念就和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让自身的胰岛B细胞得到充分休息后才能更好地工作是同一个原理)。

第二,不含乳糖的特殊配方:大多数奶粉中的糖类以乳糖为主,如果将配方奶粉中的乳糖换成了麦芽糖等,而这些糖类是可以被分解的。

那么,对于成人型乳糖不耐受,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可以少量多次饮用牛奶。由于乳糖不耐受的症状轻重程度不一,可以根据身体的耐受情况分多次饮用身体所能承受的奶量。这样一方面不会引起腹泻症状,另一方面可能对身体也有一定的反馈作用。

其次,咱们来补一个坑。这里呢,咱们就得说一下益生菌。虽然这两年益生菌产品有点被炒得过火,但是并不影响其确实能发挥作用。比如,酸乳杆菌中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较高,可以对乳糖产生一个分解作用。所以,喝酸奶,也许比喝鲜奶是一个更好的选择(说也许,并不是因为益生菌舒缓肠道的功效不确切,而是因为酸奶中的这些益生菌有多少能进入到肠道发挥舒缓作用仍然不明确)。

第三,我们可以做到「不空腹喝牛奶」。很多人都知道空腹喝牛奶会出现拉肚子,而如果在饱腹后饮用牛奶则症状会减轻很多。这是因为将牛奶和其他食物混合进食的时候,其他食物可以起到一个缓冲作用,让胃肠道受到的刺激更小,从而缓解乳糖不耐受症状。

最后,饮用无乳糖牛奶。比如,伊利研发的舒化无乳糖牛奶,采用专利LHT乳糖水解技术,在生产牛奶时,通过该技术向低温无菌(预先已经经过了高温灭菌处理)的牛奶环境中添加乳糖酶,可以把牛奶中的乳糖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而在这个过程中,除了乳糖以外,蛋白质和其他营养成分并不会被破坏。而根据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伊利舒化奶对改善乳糖不耐受症状的有效率达到了96%。当然,牛奶的口感也会有更好地提升,这是因为乳糖本身甜度较低,而葡萄糖和半乳糖混合之后甜度会得到提升,令口感更清甜。

所以呢,乳糖不耐的人完全可以喝牛奶,前提是,喝牛奶之前对照以上四点进行预防措施哦!


参考文献

Swagerty D L.Lactose intolerance[J].Am Fam Phys,2002,65 ( 9) : 1845-1850.

Li J,Zhang W,Wang C,et al. Lactococcus lactis expressing food-grade β-galactosidase alleviates lactose intolerance symptoms in post-weaning Balb/c mice[J].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12,96(6):1499-1506.

LHT乳糖水解技术专利号:ZL 2007 10000802.2

品牌特邀:本文由品牌邀请撰写

谢邀。

乳糖不耐的问题,是东亚人在喝牛奶时遭遇的传统问题,但是很早就有解决方案了,可以避免。

说“乳糖不耐”这事之前,总要先看看乳糖是什么。

牛奶是初生牛犊生长发育的主要食物,它具有很全面的营养。作为生命基础的碳水化合物,在牛奶中自然不可或缺。碳水化合物其实就是糖,分为单糖、二糖、寡糖和多糖等类型。葡萄糖是一种单糖,它不能再分解成更小的糖。

而在牛奶中,主要的糖是乳糖。它属于一种二糖,可以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这两种单糖。虽说这两种糖都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分解,但是从乳糖水解成这两种物质,却还需要特殊的酶来发挥作用,也就是乳糖酶。

那么所谓的“乳糖不耐”,其实指的就是缺乏这种酶。

因为体内没有或只有很少的乳糖酶,那么大量的乳糖在进入肠胃之后,就只能继续保持原样。这时候,肠道中的一些细菌,会将乳糖视为食物。但是,这些细菌并不像人体细胞那样,妥善地利用这些碳水化合物,可能对它们而言,这就是“意外之财”吧,赶紧挥霍了要紧。于是乳糖在这样的环境下,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是会代谢出各种奇怪的产物。

比较好一点的结果,乳糖会发生无氧代谢,乳酸菌将它们分解成乳酸,甲烷和二氧化碳也是常见代谢物,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肠道痉挛胀气,当然也会增加从身体偏下部排气的冲动,而这也是乳糖不耐的常见症状。

所以,对乳糖不耐的人,喝了牛奶之后很容易感到尴尬。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哺乳动物幼体便不怎么分泌乳糖酶了,这时候便出现了乳糖不耐的现象。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帮助幼体实现了断奶。

传统的畜牧业地区,乳糖不耐并不是特别普遍,比如在欧洲,只有不到10%的人存在乳糖不耐的问题;相比之下,东亚人乳糖不耐的比例却在七成以上[1]。过去曾有观点认为,乳糖不耐主要是因为肠道细菌的作用,长期喝牛奶的地区,人们逐渐就适应了,所以绝大多数人没有这种情况。

也正是在这样一种指导思想下,我国曾经有段时间盛行一个观点:只要多喝牛奶,像欧美人那样拿牛奶当水喝,就不会再遭罪了。

然而这只是美丽的幻想,很多人在喝了多年牛奶之后,依然饱受困扰。

现代科学证明,乳糖不耐实际上是由基因控制的。乳糖不耐,在自然界本是一种优势,因为这样可以让母体更好地繁殖新的幼体,但是随着人类开始喝牛奶之后,能够耐受乳糖,就意味着能够更好地获取能量,因而乳糖不耐反而成了劣势。就这样,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控制乳糖不耐的基因发生了变异,使某个人类具有了耐受乳糖的技能,它就不断地扩张。在长期喝牛奶的地区,经过一代又一代地筛选,才最终呈现人群中乳糖不耐是少数的现象。

换句话说,在东亚,大多数人乳糖不耐的问题,那是“治”不好的。所谓多喝牛奶使身体适应,只是一部分人在生理上可以得以缓解,比如肠胃中定植了某些益生菌,对乳糖的代谢更为高效。

由此不难看出,要想根治乳糖不耐的问题,如果不把牛奶中的乳糖剔除,它就始终是一个炸弹。

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就是将鲜奶做成酸奶。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先让乳酸菌干活儿,把乳糖分解成乳酸,这样的话,就不会在肠道里捣乱了。

但是这么做了之后,毕竟不是鲜奶的口感了,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而且,酸奶是将糖转化为乳酸,那么要想改善口感,就要额外加糖。所以,酸奶高糖的问题,也一直是个值得关注的事。

那么,除此以外还有别的办法吗?

不妨思考一个问题,既然乳糖不耐是因为人体缺乏乳糖酶,那么如果外加乳糖酶会怎样呢?

当然,所谓的“外加”,并不是字面意义这么简单。酶属于蛋白质,它们要想表现出活性,就必须保持特殊的结构。但是,要想保持结构,对于环境的要求也会十分苛刻,温度、酸碱值以及金属离子等参数,都会是明显的影响因素。所以,直接外加并吃到肚子里,并不一定会起多少作用。

所以,外加是需要技术条件的。

正如一开头所说,相关的技术其实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突破了。2007年时,伊利推出的舒化无乳糖牛奶,其实就是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式。通过伊利专利LHT乳糖水解技术(专利号:ZL 2007 10000802.2),可以预先将乳糖分解成葡萄糖与半乳糖。因为全程都在接近于人体温度的条件下进行,牛奶中具有活性的蛋白质并不会在这个过程中发生变性。更有一点,乳糖的甜度较低,不足蔗糖的1/5[1],远不及葡萄糖和半乳糖的混合物。所以,经过水解之后,不需要额外添加其他的糖或甜味剂,牛奶的口感更自然清甜,这也有效改善了口感。

所以,乳糖不耐,你问我应该注意什么?答案就是,喝无乳糖的奶品,一了百了。


参考文献:

1.Michael de Vrese, Anna Stegelmann, Bernd Richter, Susanne Fenselau, Christiane Laue, and Jürgen Schrezenmeir. Probiotics: Compensation for Lactase Insufficiency.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01, 73 (2): 42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