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RAME: http://bbs.sciencenet.cn/plus.php?mod=iframelogin  科学网新闻频道 生命科学 | 医学科学 | 化学科学 | 工程材料 | 信息科学 | 地球科学 | 数理科学 | 管理综合 站内规定 | 地方 | 手机版 首页 | 新闻 | 博客 | 院士 | 人才 | 会议 | 基金 | 大学 | 国际 | 论文 | 视频 | 小柯机器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站搜索 作者: 陈彬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5-8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机器指尖奏响“中国风” ——全球首支中国风机器人乐队举行首演 [20195853858420.jpg] 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主创团队攻克了许多技术难题,完成了从一张白纸到一台精美的机器人舞台音乐剧的技术研发和艺术创作工作。在米海鹏看来,这得益于主 创人员在各自领域的专业水准以及团队默契的配合,也得益于清华美院多年来在艺术与科学方面的探索和积累,以及清华大学对学科交叉研究的大力扶持。 ■本报记者 陈彬 一片漆黑的舞台被几束灯光点亮。随即,一阵空灵的竹笛声前奏传来,大屏幕上,充满中国风意味的图画徐徐展开,映衬着三位“演奏者”,奏响一曲古韵悠扬的 三重奏……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场很“普通”的乐曲演奏,但舞台上三位演奏者的身份特殊,让这场演出变得与众不同——他们是三位各具特色的机器人乐手 。 不久前,在清华大学108周年校庆之际,一台独具特色的机器人音乐舞台剧《墨甲幻音》在该校美术学院实验室精彩上演。 代表中国风的表演 此次参与演出的三位机器人乐手分别是竹笛机器人 “玉衡”、箜篌机器人“瑶光”和排鼓机器人“开阳”。他们组成的这支名为“墨甲”的机器人乐队,也是国内第一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机器人表演团体。 “乐队名称中的‘墨甲’取自诸子百家的墨家,源于墨家是古代崇尚工程技术的重要流派。”采访中,项目总负责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米海鹏表示,乐队 是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以及希格斯木甲文化(北京)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 据介绍,当前,世界范围内的表演机器人市场在蓬勃发展。但绝大部分机器人乐队仅仅停留在娱乐层面,外形设计仍然停留在工业化的背景中,对于科技哲学、文 化传承和人机交互方面的思考比较粗浅。 “当前中国的表演机器人仍然存在产品同质化、表演乏味、中国文化内涵缺失等问题。并且,这些表演机器人往往演奏的是西洋乐器,走交响或摇滚风格。在墨甲 机器人乐队之前,还没有代表中国风的表演机器人。”米海鹏说,他希望“墨甲”的演出可以让观众真正欣赏音乐和情感,不止于机器人技术本身,而是在造型、 音乐、表演艺术和文化表现等方面共情,探讨“什么样的艺术传达可以真正打动人”。 传统韵味的追求 忠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在这支机器人乐队身上处处可见。 比如,在“墨甲”的机器人乐队中,“瑶光”使用的乐器“箜篌”具有2000年历史,曾一度面临失传,在上世纪80年代被我国专家创造性地复兴,极具欣赏 价值和历史意义。其他两个乐器——空笛和排鼓同样历史悠久。在演奏中,机器人分别采用了吹奏、拨弦、打击三种截然不同的传统演奏技法。机器人演奏的乐曲 ,都是由作曲家根据机器人演奏的特点为乐队量身打造的原创乐曲。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三位机器人乐手的名字,也都来自我国传统文化中对北斗七星中三颗星的命名。 “从表面上看,机器人艺术可能是机器人的舞蹈和歌唱;但我们追求更广义的艺术,通过艺术,连接人和机器人和谐共存的可能性状态。”米海鹏说,“作为机器 人艺术家,我们希望给更多人带来思考,也多多展现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对于传统韵味的追求,也成了项目团队在研究过程中的最大难点。 “中国传统乐器演奏讲究有韵味,比如吹笛子,人通过口、舌、气息的控制来演奏,有很多声音技巧,让机器人表现就很困难。”米海鹏说,光让笛子响是不够的 ,还要表现出音乐的韵味,这就需要气息强弱的变化。机器虽然可以吹得很准,但吹出来比较平,没有人味。 为此,团队对竹笛机器人“玉衡”进行了大量调试,调整每个音高需吹气的气量,并且每次换笛膜,都会重新校准,调整每个音准下需要把握的气流。 不同学科的配合 “墨甲”机器人乐队的主创团队组建于2018年9月,主要由清华大学师生,以及毕业生创业团队组成。团队中,有机器人控制与交互领域专家、雕塑艺术家、 新媒体艺术家、音乐家等,是一个横跨多个不同学科的创新团队。 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主创团队攻克了许多技术难题,完成了从一张白纸到一台精美的机器人舞台音乐剧的技术研发和艺术创作工作。在米海鹏看来,这得益于主 创人员在各自领域的专业水准以及团队默契的配合,也得益于清华美院多年来在艺术与科学方面的探索和积累,以及清华大学对学科交叉研究的大力扶持。 “学科交叉,既是拥有理科、工科和文科背景的团队共享的思维方式,更是大家共同的目标和愿景——那就是,在情感和文化传承上打动人。”他说。 谈及未来,米海鹏表示,墨甲团队还将继续完善机器人乐队及演出,在独具中国特色的机器人艺术领域继续探索。“目前国外已经有机器人乐队推出了自己的音乐 专辑,这也是我们的一个目标。” 在这场由机器人担任主角的音乐剧中,其实是有一个人类角色的。这个名叫“小墨”的角色,是剧中三位机器人的设计者。 在音乐剧的终场,“小墨”这样说道:“只是有时候,我趴在工作台上睡着了,就会做一个梦。在梦里,我能看到一束光。那好像在告诉我,再往前走走吧。再往 前走走,你就明白了。所以,只要那光还在,我就不会停下脚步。会一直、一直地走下去……” 《中国科学报》 (2019-05-08 第6版 人文) 打印 发E-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ubmit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newcomm.gif] IFRAME: /html/sbnewscomm.aspx?nid=345758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 1 * “国企领导上讲台”上海交通大学专场报告会举行 * 2 * 上海交大刘统教授原创力作—“中国好书”《战上海》座谈会举行 * 3 * 2019年度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项目评审结果公示 * 4 * 近江牡蛎在乳山长牡蛎主产区养殖成功 * 5 * 新研究称汉藏语系起源于约7200年前中国北方 * 6 * 贵州3考生高考违规 考入清华复旦后被取消学籍 * 7 * 万米水深动物体内惊现人为核爆信号 * 8 * 国内首家5G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成立 * 1 * 庆祝DNA Day, BMC与您一路相伴 * 2 * 哈勃望远镜进一步确认宇宙在加速膨胀 * 3 * 科学家揭示环形RNA在天然免疫中的重要功能 * 4 * 自然倾向让你觉得总是对手“犯规” * 5 * 远古螃蟹拥有虾类特征 * 6 * 人类定居亚马逊或已万年 * 7 * 新型医疗机器人可在体内自主导航 * 8 * 研究揭示植物再生的伤口信号转导机制 图片新闻  2019中国光学领域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 683份核心种质绘制普通菜豆高精度图谱 2020年值得期待的科学事件大盘点 官宣:“胖五”完成转运,12月底发射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 1 * 526项!基金委公布重大研究计划资助项目 * 2 * 南京大学人才评价不唯论文 * 3 * 国产阿尔兹海默病新药上市 质疑得到了回应 * 4 * 被告人李宁、张磊贪污案一审开庭 * 5 * 马小洁任兰州大学党委书记 * 6 * 造一座国家级自然博物馆 * 7 * 丘成桐: 没有经过考验的创新,往往深度不够 * 8 * 中国化学研究:转型中重塑化学内生动力 * 9 * “基因编辑婴儿”案一审宣判 贺建奎被究责 * 10 * 龚旗煌任北大常务副校长 张平文、黄如任副校长 * 更多>>  * 1 * 南京大学人才评价不唯论文 * 2 * 造一座国家级自然博物馆 * 3 * 元素周期表:探究物质世界奥秘的一把金钥匙 * 4 * 新研究表明两个硅量子比特实现四毫米距离通信 * 5 * 国产阿尔兹海默病新药上市 质疑得到了回应 * 6 * “胖五”:为探月探火奠定重要基础 * 7 * 2019年,全球变暖正悄悄改变地球的模样 * 8 * 武汉市卫健委通报:发现病例为病毒性肺炎 * 9 * 2019中国光学领域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 * 10 * 哀悼肖宇元!凤凰花开时,他还在海边 * 更多>> 编辑部推荐博文  * [t11.gif] * 科学网视频上线,一睹为快|看文献不如看视频! * [t11.gif] * 高校年轻人的出路在何方? * [t11.gif] * 医疗安全管理理念对职业安全管理的启示 * [t11.gif] * 基础研究包含自由探索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 [t11.gif] * @你了:两个简单小动作,让你的出访增色多 * [t11.gif] * 赴徳考察“双城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