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美大学校园流行新词:直升机父母 2007年11月13日 08:00 -- 美大学校园流行新词:直升机父母 分享到 -- (BUTTON) 打印 美国大学校园里最近流行一个新词,叫做“直升机父母”,比喻家长像直升机一样整天盘旋在上大学的子女头顶上,一旦孩子有需要,就会迅速现身相助。 其实,说到直升机家长,中国的情况可能更加突出。在许许多多独生子家庭里,父母对子女从幼儿园开始到高中毕业,事无巨细,呵护有加。甚至子女上了大学也 要全家出动一起到学校报到。不仅如此,许多护子心切的家长还在孩子就读的学校附近租房,以便全方位照料和监督大学生子女的生活。 美国也有类似情况。一项调查显示,将近40%的大学一年级学生由父母或者监护人代为解决问题。大约13%的大一新生说,家长或监护人“频繁”介入他们的 大学生活。 -- 美国教育界的一贯态度是,家长关心子女的大学生活,无可厚非。比如,俄亥俄州立大学今年有新生6100人,其中85%的新生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了新生入 学教育。另外,1万名学生家长通过电子邮件了解学校的最新动向。但这类家长不属于“直升机家长”。“直升机家长”是过分介入子女大学生活的人,包括替上 大学的孩子洗衣服、改作业、甚至孩子跟同宿舍室友的矛盾或者学习成绩方面的问题也要由父母出面跟校方交涉。 负责这次问卷调查的乔治.库说,40年前,上大学就意味着独立生活的开始。而现在之所以出现“直升机家长”,很大程度上与手机的广泛使用有关。心理学家 -- 马里兰州伍顿高中大学入学和人才中心协调员琳达.希契科克有两个孩子在上大学。她认为,家长关心子女在大学的生活属人之常情,因为只有家长的关心,子女 才能在学校有好的表现。她说:“我读到这篇报导,了解到有关情况之后,并不感到意外。因为,每个家长都关心自己的子女。学生当然也会有良好的表现,因为 ,他们知道这对父母很重要。如果父母对他们在学校的表现无所谓,学生也就无所谓了。” 希契科克认为,家长的哪些行为属于“直升机家长”的表现、哪些属于对子女的正常关心应该有个界定。她说:“我认为,直升机父母跟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之间有 区别。帮助大学子女写作文,替他们写作业都不是好主意。但是,如果家长了解子女在大学的表现、鼓励他们参加各类比赛、参加各种活动,我认为,这些都是不 错的主意。” 希契科克表示,子女在大学的各项活动只要允许家长参加,他们都尽量到场。他们还跟子女通过手机、手机短信和电子邮件保持联系。但是,他们不会动辄给教师 发电子邮件,除非他们知道孩子遇到了问题,因为他们不希望成为“直升机父母”。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