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思考》:拒做直升机父母,家长远离5种“家长陷阱”

尼莫妈妈日记 2020-07-23 10:46:32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有的家长很享受自己被孩子依赖的感觉,觉得这种"依赖"能够彰显妈妈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所以有的家长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直升机家长,一天24小时在孩子头顶上盘旋,有求必应。

这样的直升机父母确实是可以让孩子知道父母对自己生活的重要性,但是却是不利于孩子学会独立思考,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所以,我们家长要避免做直升机父母,远离五个家长陷阱。

一、什么叫直升机父母?

1、直升机父母是什么?

直升机父母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的一个新词。直升机父母最大的特点,就是为孩子的一切劳心劳力。他们具有很强的控制欲,希望每一件事都为孩子安排妥当,甚至不管不顾孩子的想法。直升机父母毫不吝啬对孩子的关爱,不希望孩子受到一丁点伤害。最大的特点,就是为孩子的一切劳心劳力,付出了很多。

儿童心理学家达琳·斯威特兰在《让孩子学会思考》一书中,就描述了这一类直升机父母,并且把父母过分溺爱孩子,剥夺孩子学习自我独立的机会等一类错误行为称为"家长陷阱"。

2、父母容易陷入的五种陷阱

家长陷阱大致可以分为:解救陷阱、火速陷阱、压力陷阱、给予陷阱、负罪陷阱五类。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这样的期望我们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我们有的家长却没有正确地理解自己为了实现期望,应该如何做,只是一昧地为孩子付出自己的一切,而不考虑这一切是否是孩子所需要的,所想要的。

家长过分溺爱孩子,毫无原则的自我付出,除了可以感动自己以外,对孩子的成长别无用处。直升机父母一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容易让自己陷入教育孩子的五类陷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二、5种家长陷阱的特点及危害

1、解救陷阱

解救陷阱是指家长看到孩子陷入麻烦时,总是控制不住自己为孩子排忧解难的冲动,为孩子挺身而出,代替孩子解决困难的行为。

孩子作业不会做,家长看不过去,就悄悄替孩子写了;孩子在学校闯了祸,家长不思该如何让孩子反省自己,反而二话不说就帮孩子搞定了所有"小麻烦"。这样面面俱到的行为,虽然一时间会让孩子感到开心,不需要面对困难,但是却会让孩子无法锻炼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总是要长大的,总是要独当一面的,家长能解救孩子一时,却不能解救孩子一世。既然如此,我们何不从小就锻炼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孩子的未来负责呢?

2、火速陷阱

火速陷阱是指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家长火速提供帮助,立刻满足孩子的需求。在这种陷阱中,家长总是把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当孩子有需求时,家长不顾一切冲到孩子面前提供帮助。

这样的陷阱容易让孩子过分依赖家长,遇到问题,孩子第一个想到的不是该如何解决,而是找家长。这样的陷阱极其不利于孩子独立思考,锻炼自己的思维能能力。

3、压力陷阱

压力陷阱是指家长将对孩子的爱和孩子的自我发展直接联系起来,过分安排孩子的学习生活,不断给孩子施加压力。望子成龙是人之常情,也是家长对孩子的爱的一种呈现方式。

但是有的家长不能很好把握"爱"的尺度,过度地给孩子施加压力,通过补习班等方式填满孩子的时间,让孩子没有独立的时间和空间。每一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家长的压力陷阱容易让孩子丧失独立的自我空间,导致孩子过度疲劳。

4、给予陷阱

给予陷阱是指当孩子提出需求时,家长不假思索地满足孩子的需求,而不是让孩子去努力争取。孩子想要什么,家长就会毫无条件地给予孩子,不问原则对错。这样的陷阱容易让孩子变得不愿意去努力,坐享其成的怪圈。

5、负罪陷阱

负罪陷阱是指家长由于对孩子情感上的亏欠感到愧疚,而想在物质上弥补孩子,总是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

有的家长由于各种原因,陪孩子的时间不多,所以家长在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容易感到愧疚,所以形成了一种负罪情感。负罪陷阱容易让孩子的索取愈陷愈深,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健康。

三、如何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1、家长要认识儿童成长的过程,合理制定成长规划

没有一帆风顺的成长,家长要清楚地认识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一些挫折,相较于一手包办为孩子解决问题,倒不如为孩子制定合理的成长规划,帮助孩子在实现规划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如果家长总是在孩子遇到困难的出手解决,将孩子保护在安全的温室之中,孩子就会对家长会产生依赖的心理。当孩子再次遇到困难时,孩子就会下意识地想起家长这块后盾,会主动寻求家长的帮助,而不是独立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在家长的包办一切中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遇到事情就只想得到帮助,这不是帮孩子,恰恰相反,这是害了孩子。

2、家长要逐步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想要孩子独立不是一下子就能实现的,这需要家长一步步循循善诱,逐步锻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无论是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还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需要经过引导和训练的,家长在日常生活就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意识,在孩子遇到困难时鼓励孩子独立解决问题。如果这个困难实在超过孩子的能力范围,家长可以适量为孩子提供帮助,但是要把握好度,绝对不能将事情演变成全盘包办,这样就不能锻炼孩子逐渐独立的能力了。

逐步让孩子独立,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既不能操之过急,推孩子走得太快,又不能过于心软,让孩子长时间原地踏步,还是要把握好"逐步"的问题。

3、家长要锻炼思考问题的能力

家长要不断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有的时候家长自身独立的能力却一般,不能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所以家长也要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孩子一起成长。家长工作之余可以多阅读一些有深度的书籍,既可以是广泛阅读,又可以是精读深读,体会书籍中人物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积极思考,从而不断提高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这种思考问题的能力往虚了说只是在脑子里的认知,看不见摸不着,往实了说却是家长言谈举止中暴露出来的气质。书读多了,家长的见识面也就广了,当孩子提出一些问题的时候,家长解答起来也会相对有底气得多。与此同时,孩子也会不自觉地模仿家长,向家长靠拢,不断提高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

孩子的独立思考不是一天练就的,除了孩子有意识地培养,还少不了平时生活中家长对其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家长不断提高个人的思考能力,不断学习进步,这也是给孩子营造了一种良好的氛围引导。

总之,我们家长要站在长远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孩子尽早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逐渐锻炼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帮助孩子将来孩子在社会上立足。拒绝做直升机父母,正确培养孩子独立生存能力,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

我是尼莫妈妈日记,也是5岁宝宝的母亲,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评论: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