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正體 * English Edition 現正 閱讀 【 網絡 時代 的 社運 】 社會運動 是 什麼 ? 一個 「 參與 者 回 復知覺 、 自我 改造 的 場域 」 2020/10/15 , 社會 -- -- 2020/10/15 , 社會 【 網絡 時代 的 社運 】 社會運動 是 什麼 ? 一個 「 參與 者 回 復知覺 、 自我 改造 的 場域 」 【 網絡 時代 的 社運 】 社會運動 是 什麼 ? 一個 「 參與 者 回 復知覺 、 自我 改造 的 場域 」 Photo Credit : AP / 達志 影像 TNL 特稿 -- -- 為何有大台 ? 「 無大台 」 這個 詞彙 , 應是 在 2019年 香港 反 送 中 抗 爭爆發以後 , 才 漸漸進 入 台灣人 視野 中 的 。 無大台 指 的 是 「 不 需要 統一 的 對外發 言 人 、 不 需要 集中 話語權 、 不 需要 由 特定 單位 /個 人 發號 施 令 以 控制 運動 」 , 是 一種更 直接 且 嘗試 去除 門檻 的 參與 形式 。 不過 , 「 無大台 」 作為 一種 社會運動 的 模式 , 對台 灣多數 的 議題 參與 者 來說 或 許是較 新穎 、 不 那麼 熟悉 的 。 觀察 台灣 的 學生運動 , 筆者 認為 有著鮮 明 的 菁英 政治 特質 。 這裡 的 菁英 並非單 指 狹義 的 知識 文化 資本 、 身分 背景 之 菁英 , 而是 含括 了 參與 經驗 、 公信力 、 個人 特質 -- -- , 或許 也 提高 了 能見度 , 並有利 於對 外 公關 。 然而 , 這樣 的 好 處同時 也 使得 那些 「 沒 效率 」 的 運作 過程 、 被 代言 的 群體 、 被 誤讀 的 敘事變 得 不可見 。 無大台 的 樣貌 話說 回來 , 當 「 無 大 台 」 這 個詞 彙隨 著 香港 反 送 中 進入 台灣人 的 視野 , 其實 它 代表 的 「 去 中心 化 」 甚至 是無 政府 概念 在 全球 社會運動 歷史 中 已 有 其 傳統 , 只是 大多 曇花 一現 。 《 憤怒與 希望 : 網際 網絡 時代 的 社會運動 》 對於 2009年 開始 在 冰島 、 突尼西亞 、 西班牙 等 地 發生 的 新 型態 社會運動 , 進行 了 廣泛 而 概 論式 的 介紹 , 帶我們 看見 在 網際 網絡 時代 , 線上 社群 平台 如何 提供 不同 文化 背景 的 社會 深化 公民 審議 的 可能性 。 比 起 以國 家 的 力量 強迫 人民 服從 社會 制度 或 當權者 意志 , 人民 心中 建構 意義 的 過程 , 是 一種 更 具決 定性 、 也 更 為穩 定 的 權力 來源 。 社會 是 由 制度 、 規範 、 價 -- -- 值 觀組織 起來 的 , 而 人民 的 思考 方式 決定 了 這些東 西 的 命運 。 ( p.26 ) 據此 , 作者 曼威.柯司 特 認為 「 權力 鬥爭 的 基礎 戰場 在於 人們 心中 建構 意義 的 過程 」 。 在 這樣 的 前提 下 , 信念 的 制度化 、 公義 的 政策 化 , 將從過 往 被 我 們認 知 的 「 社會運動 之 主要 目標 」 退位 。 柯 司 特並 提供 了 當代 去 中心 化 社會運動 一個 清楚 的 功能性 定義 : 為脫離 既 有 制度 中 被 菁英 所 霸佔 的 公共 空間 , 另 開闢 出 的 審議場域 。 ( p.30 ) 所以 具體 來說 , 這樣 的 意義 可以 在 什麼樣 的 情況 下 被 實踐 呢 ? 我 們試 著 以 柯 司 特在書 中 列舉 的 幾個 案例 描繪 其 樣貌 。 通常 , 在 占 領場 所 內會 設立 共同 原則 、 基本規 -- -- 機會對 此 作出 調整 。 並且這有時 也 揭示 了 : 群眾常 跟 你 我 所 想像 的 不 一樣 , 群眾 是 無法被 預測 的 。 若你 認為 民主 產物 可被 預測 , 那 只 代表 這份 民主 實際 上還 不 太 民 主 。 幸運的話 , 我 相信 最後 我們 都 會從 每 一 個我們 認為 的 蠢決 策 中 , 學到 一些 事情 , 並且 發現 實際 上 它 可能 並不那麼蠢 。 社會運動 是 屬於 個體 的 前文 簡單 討論 了 有 無大台 之 差異 、 無大台 的 民主 意義 、 無大台 社運 可能 的 實務樣 貌 等 。 接 下來 , 我 想 要 從 「 形式 」 拉 回 「 內在 」 來 討論 社會運動 。 柯司特 認為 社會 運動 是 一個 「 嘗 試逃 離結構 的 開放性 審議 場域 」 , 除此之外 , 我 認為 它 也 是 一個 「 參與 者 回 復知覺 、 自我 改造 的 場域 」 。 柯 司特 在 書中 提到 , 對許 多 參與 者 來說 , 大型 去 中心 化 社運 的 一 大 重要 意義 在於 將人 們從 一 成 不變 的 日常生活 中 拉 出來 , 進入 某 種特別 的 時空 感 。 在 這裡 , 不 會有 -- -- , 它們 不再 被 視為沒 有 效率 、 妨礙 生產 、 損害 安穩 、 與眾 不同 , 因此 需要 被 避免 的 。 你 不 需要 趕著 上下班 , 不必 擔心 做事 動輒得咎 , 不必 掩 飾異議 只 為了 避免 得罪 他人 , 「 開會 」 時 更 不會 有所謂 「 浪費 大家 時間 」 這樣 的 罪名 出現 。 在 理想 的 社會運動 中 , 每個 人 的 感覺 都 是 感覺 , 每個 人 的 經驗 都 是 經驗 , 每個 人 的 觀點 都 是 觀點 。 或 許這聽 起 來像 廢話 , 但 令 人 遺憾 的 是 , 這些 在 日常生活 中 確實 很 難被 實現 。 因此 , 我 認為 社 運發 生 的 過程與 目的 , 是 讓每個 人 從習 以 為常 的 結構 之下 , 嘗試 找 回對 「 權力 關係 」 與 「 壓迫 」 的 覺察 , 並且 得以 談論 、 介入 , 進而 恢復 被 壓抑 的 主體 性與 能動性 。 -- -- 但是 在這 之後 , 被召 喚進 入社 運場域 的 人 們必須 得 回顧 自身 , 反思 自身 經驗與 共同 經驗 的 連結 , 並釐 清 使 自己 來到 這裡 的 情緒 具 體來說 是 什麼 、 如何 生成 的 , 進而 形成 不僅止於 共同 口號 的 、 屬於 每個 人 自己 的 論述 。 社會運動 中 的 參與 者 要 思考 , 自己 在 這裡 所 欲 達成 之 事 ── 不 是 什麼 訴求 , 或者 為了 「 救 誰/救什麼 」 , 而是 「 自己 在 這裡 是為 了 什麼 」 。 這樣 的 知覺過 程 是 「 個 人 的 」 且 「 多 元 的 」 , 因 為並非 「 個體為 了 完整 社 運而進 入社運 」 , 而是 「 由 個體組 成 社運 」 。 AP_525884496480 -- -- AP_525884496480 Photo Credit : AP / 達志 影像 社會運動 是 屬於 集 體的 我 在 上面 的 討論 中 主張 : 思考 屬於 個體 。 接 下 來我則 要 主張 : 理性 屬於 集體 。 這裡 所 指 的 集體 是 由覺 知 的 、 異質 的 個體 所 組成 , 而 非 某種 「 跟 我 相同 的 人 」 。 首先 我 想 表達 的 是 , 即便 一個人 再 博學 、 再 深思 熟慮 , 他 仍 只能從 自己 的 生命 歷程 、 背景 經驗 出 發建 構論 述 , 而 所有 參與 者 皆 應該 認知 到這 件 事 , 並且 了解 : 沒有 一個 -- -- 或 意識形態 , 但是 得 避免 在 思考 的 前段 就 放大 「 他 是 間諜 、 是 來搞 破壞 的 」 這種 可能性 ; 別忘記 在 批判 的 同時 仍 將對 方 視為 夥伴 ── 提供 我 們差異 經驗 、 補足 不 同 路線 的 夥伴 , 即便 你 可能 認為 它 「 將 有害 於運動 」 。 再者 , 如果 我 們認 同 社會運動 在 多 數時候 是 反 對階 級區 分 的 , 則也 應該認 同 集體 意志 應由 參與者 共同 產生 , 而 非 由 另 一 個新造 的 階級 ( 決策 圈 、 知識 菁英 、 社 運老 手 等 ) 向 下 傳達擴 散 產生 , 因 為這樣 的 意志 只 會是 「 廣為 接受 的個 人 意志 」 。 所以 不管 是 在 社運 或者 是 生活 中 的 議題 推動 , 請務 必 小心 處理 口號 、 議題 行 銷與 宣傳 工具 的 使用 。 -- -- 狀態 下 的 民主 並非 「 聽一群人 大 聲講 的 話 」 , 而是 「 聽 每個 人 思考 過後講的話 」 。 在 有 機狀況 下 , 社運 的 訴求 ( 如果 有 的話 ) 、 核心 價值 與進 行 方式 , 應是 流 變不 息 且 眾說 紛紜 的 , 這種 「 有 機性 」 對 我 來說 , 是 社運 能 夠帶給 社會 最 重要 的 東西 。 社會運動 是 平衡 的 改� 在 這裡 , 我 想 引用 另 一 本 書的論點 交織 討論 。 安藤丈將 在 《 新 左運 動與 公民 社會 : 日本 六○ 年代 的 思想 之 路 》 中 提 出 「 自我 解放 」 與 「 自我 反省 」 的 概念 , 來討論 社 運參與 者 的 個人 改造 。 「 自我 解放 」 是 勇於 批判 、 反抗 、 逃離 那些 統治 身體 的 外部 權力 結構 。 「 自我 反省 」 則 是 認知 自己內 在 的 權力 關係 , 進而 做出 自我 批判 、 -- -- 資格論式 的 自我 反省 也 可能 在 人 際關係 中 製造 「 道德 教條 」 , 讓人 以 自己 的 經驗 出 發給 予 差異 的 他人 過於嚴苛 的 要求 , 反而 提高 議題 的 參與 門檻 , 將友 善者 拒 於門 外 。 說實話 , 「 自我 解放 」 與 「 自我 反省 」 的 平衡 非常 難達 到 , 但 若 能 盡量 維護 , 對於 議題 的 延續 以及 追求 非斷裂 的 社會運動 , 能 起 到 頗大 作用 。 我 們或許 能 嘗試 在 做 出 道德 判斷 與決 定 行 動時 注意 到 這兩個 概念 , 並且 隨時 保持 對社群 的 觀察 , 若 察 覺到 失衡 之處 , 不吝 於說 出 自己的 「 感 覺 」 , 透過 討論 與實 踐來 共同 達到 這樣 的 平 衡 。 -- -- * 憤怒與 希望 * 無大台 * 社會運動 * 占領 運動 * 憤怒 者 運動 -- -- * 占領 華爾 街 運動 * 民主 * 網絡社會運動 ( BUTTON ) Mo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憤怒與 希望 * 無大台 * 社會運動 * 占領 運動 * 憤怒 者 運動 -- -- * 占領 華爾 街 運動 * 民主 * 網絡社會運動 ( BUTTON ) More... *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