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选择考研还是工作,你真的想好了吗?

今年的考研报名人数预计达到了340万,又创历史新高。考研人数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样选择就业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很多本科生并不能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那么作为大三的你,是否想好了未来是选择考研还是选择工作呢?读研三年和工作三年又有哪些不同呢?一起来看看。

一、选择考研,原因可能包括:

1.知识改变命运,多读书不会错,提示学历将来选择更多。

2.对踏入社会恐惧,考研成功就能多享受三年校园生活,让暴风雨来得更晚一些。

3.所学专业专业性太强,大学四年达不到要求,还需要继续提高。

二、选择就业,原因可能包括:


1.担心考研考不上。

2.读了那么多年书终于可以自己挣钱,不用父母再操心,独立的样子很酷。

3.出来打拼三年,等同龄的研究生毕业开始工作,自己已在职场站稳脚跟。

三、对考研和工作的不同看法:

1、支持考研:

有人支持考研,认为学历高,更好找工作。立刻就业,很可能仅凭一个本科学位学历,不足以撬开心仪企业的大门;职业发展也许会因学历不够高而受影响。本科学校不好,企业从招聘条件上对“双非”(非985非211)毕业生进行了门槛设置,考研也算是自己高考专业报考失利的跳板吧。

并且在组织企业校招时,HR经常会在短短几天收到3000+的简历,毕竟HR也不是机器人,他们不可能保持高度集中的态度仔细阅读每一份简历,虽然文凭不能代表全部能力,但当研究生和本科生同台竞争,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2、支持工作

也有人认为三年工作经验比一纸文凭含金量更高。选择就业可以让自己更早适应这个社会,可以让你多出三年来投入到自己的职业规划中。这三年有多宝贵,认真努力的人们懂的。

有人考研就是因为没找到工作,那我可以笃定地告诉你:要是继续浑浑噩噩,读到博士你也一样找不到啥好工作!最好还是先工作一段时间,否则考研的目的也会很模糊。等到自己明白了读研是为什么再去努力,那你的人生一定会如开挂一般。从大三就开始在校外实习工作,非常锻炼个人能力。考研或出国的最终目的也是就业,一纸文凭不如换得三年工作经验。

四、读研三年和工作三年又有哪些不同呢?

1、读研三年

读研第一年:带着好奇开始了研究生生活,没想到第一年主要还是上课和集体活动比较多,当然积极的同学已经开始去做实验和研究,发现研究生其实很忙很累。

读研第二年:来到第二年,开始涉及到自己的科研课题,要写开题报告,设计实验方案,被师兄师姐们指导着,如果太笨当然免不了被骂。每一天都很忙,感觉和外界的交流越来越少,有时候感觉身体被掏空,真的很心累,但是咬咬牙也就熬过去了。

读研第三年:考研成功让进入社会推迟了三年,到了这一年,必须为论文和工作而奔忙,考公务员或参加各种招聘会都得做抉择,当然想要考博的同学得开始准备博士研究生相关事项。

那么这三年又有什么收获呢?

1.文凭。有了研究生文凭,高学历自然会有高学历的优势,可以选择的范围更广、平台也更高。

2.技能。这三年专业技能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关于职业规划也更加明确,生活习惯也更规律。至少起点已经不会太低。

3.人脉资源。进入到研究生以后,自然也会认识更多优秀的人,包括导师和同学等等都是宝贵的资源,能够对自己的发展有所帮助。

2、工作三年

工作第一年:职场小白,有点小激动,也有点小忐忑。兴奋终于可以用工资来买喜欢的东西了,然而没有工作经验,薪资当然也很低,不过生活是没多大问题了。作为新人,当然也可能被欺负,资历老的前辈们给你安排的活,你当然也不好推辞。经过一段磨合,发现工作真的并不容易,开始怀念大学生活。很难适应工作的同学开始频繁跳槽。

工作第二年:工作一年后,能立稳脚跟的同学能力已经有所提高,薪资待遇也有所提升,开始能存一点小钱。但是一部分同学还是没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选择跳槽和转行,而换工作意味着从零开始,又要经历找工作和试用期这些环节,生活开始变得艰难。

工作到第三年:事业应该能稳定了,发展得不错的同学都已经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一员。但是如果还是没有稳定下来,还在考虑换工作,那日子就会比较难。

那么能有什么收获呢?

1.收入。一部分同学已经有一笔小存款,虽然不算很多。

2.技能。技能有所提升,有了一定得工作能力和经验

3.规划。对自己人生有大致规划,或学好本事成为精英,对自己适合什么和喜欢什么有所领悟,不断摸索与前进。

当然了,不管是考研还是工作都是一条辛苦的路,各位小伙伴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综合考虑,不过只要你只要好好努力,不管是选择考研还是上班,都会有好的收获!

发布于 2019-12-12 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