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1128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报考交流] 中国文凭制度(学历学位)浅谈

[复制链接]

5

主题

41

帖子

314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0
K币
314 元
注册时间
2005-11-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18 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文凭制度浅谈
又到了研究生录取的时候,无数学子正在紧张的等待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当然,也有不少人在谈论着考研、读研的前途意义等大话题,更有不少算计着走上研究生这条大道。但我发现随着近几年我国学历、学位类别的丰富,很多人对文凭的概念也随之混乱。今天我不妨以此文献给大家,希望能让大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1.中国学历学位的分类
中国的文凭制度最大特色就在于有学历和学位之分。而有的学制毕业可同时获得学历和学位,有的则只能获得其中一种,再加上攻读方式分在职、脱产、全日制等概念,确实足以把人搞混。学历是指一个人求学的经历、年限,学位则是指一个人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分别以学历证(毕业证)和学位证标识。但在大部分国家并不重视求学年限,只看最后结果,所以没有学历概念,只有一个学位。而中国比较重视经历,所以有学历概念。而更详细概念我需要列一个表然后再做解释。
  
序号
  
划分方式
第一类
第二类
说明
A
学制
A.全日制
a.非全日制
B
学位类别
B.科学学位
b.专业学位
C
攻读方式
C.全脱产
c.在职攻读
1.1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这是中国学制最重要的划分依据。但请不要被字面意思所迷惑,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和是否真正全日制攻读似乎真的没多大关系,它仅是国民教育序列中的一个划分方式。区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有一个很显著的标志——是否有学历证。但凡全日制的学生,毕业后会取得学历证,而非全日制的则无学历证(但一般有学位证)
1.2 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
科学学位并非规范名称,也有学术学位、研究学位等说法,主要是为了和专业学位相对应。科学学位定位是培养学术型人才,专业学位定位是培养本专业应用性人才。科学学位偏重于国民基础教育,倾向于招收纯粹的学生娃;专业学位偏重于行业内部人才培养,一般要求学生有本专业工作经验。但近年来二者已经完全混淆,专业学位更沦为混文凭的首选,这个定位已毫无意义。
科学学位分文学、哲学、工学、理学、医学等门类,全称为工学学士、法学硕士、医学博士等。专业学位则有建筑学士、法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工商管理博士(DBA)等,科学学位必有一个“学”字,专业学位则一般没有。在中国人心目中,科学学位是“正规学术文凭”,专业学位则带有在职培训的色彩,含金量低很多。
区分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的标志是——学位证书上的编号。科学学位的学历证和学位证编号都是106开头的,后面跟着一长串数字;而专业学位的学历和学位证都是Z106开头的,多个字母Z。
1.3 在职和全脱产
这完全不是一个学术概念,而是一个组织人事关系概念,也是最容易混淆的一对概念,而我国有时将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制称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更加重了这种混淆。事实上,在职、半脱产、全脱产仅仅是学生自身的攻读方式,与学校的培养内容毫无关系。比如攻读非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如MBA、MPA、法律硕士、工程硕士)的人往往都有工作,但近年也出现全脱产读MBA的学生,而且不少。另一方面,攻读全日制科学学位的学生,并不表示他不能有工作。仅对学校而言,区分在职和全脱产的标志是——学生的人事关系档案是否在学校。人事关系(档案)在学校者,则为全脱产的学生(而无其它社会身份)。人事关系(档案)在某单位者,此人则仍为该单位员工,即在职学生。但在职学生与“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并非一回事,很多混淆正源于此。
最后需要再次提醒的是:这是一个人事关系概念,与学术无关,与培养和攻读的内容更无关。
2 文凭的含金量
2.1 培养和攻读方式组合
弄清以上三者的概念,重点在于把握一点:这三对概念相互之间其实没有重叠。我们不妨借用上面表中的序号字母来逐一说明。
ABC.全日制科学学位全脱产:恐怕只有这一类型最符合国民对“学生”的概念
abc.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在职:而这一类则是另一个极端,文凭含金量极低。但我要告诉你的是:此类并非最低。
A0c:事实上,这一类才是最低。为什么中间有个0?表示此人没拿到学位。但请注意,这人也是全日制的A,而非a。这表示此人是党校毕业——全日制,有学历证,但无学位。当然,一般是在职攻读(也可能是全脱产)。
初次之外,还有ABc、Abc、AbC、aBc、aBc、A0C等多种组合,不一样列举了。这确实稍微有点复杂,难怪很多人都搞混了。核心问题是不要把三类概念混淆起来,即:在职也可以攻读全日制科学学位,全脱产也可能读的是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另外,有无学历证与学位类别并无直接联系,要看学制的具体设置。
2.2 学历和学位到底哪个更重要
学历这个概念作为最大的中国特色,中国人一定要搞清。学历和学位的含金量在不同领域不完全相同。
在我国现行人事制度中,也就是所谓的“体制内”,只看学历,不看学位。比如新录取公务员转正定级。专科学历可定办事员级,本科学历可定科员级,硕士学历可定副科级,博士学历可定正科级。这里只看学历,不看学位。比如一个人是本科学历,又攻读了abc的非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如MBA),仍然视为一般的本科学历,定科员级。相反,如果一个人本科毕业后,在职攻读了党校硕士,属于A0c的全日制无学位在职攻读,但由于是全日制,有硕士学历,所以可以定副科级。这其实是我国人事制度的一个弊端,因为党校文凭显然极其缺乏含金量,比在职的MBA还差得多,但现状如此,改观之前没有必要过多抱怨。
而在学术界,情况则相反,只看学位,不看学历。比如在报考博士研究生时,一般要求取得硕士学位,但不要求硕士学历。
在求职方面,尚无明确规则,但感觉更看重学位。尤其是一些跨国公司,由于母公司所在国并无学历概念,所以中国分部的人力资源部门也懒得跟总部解释学历学位概念,干脆不提学历此事。
2.3 浅谈文凭的含金量
首先,最好的文凭当然是全日制科学学位,至于是在职读出来的,还是全脱产读出来的并不重要,在证书上也显示不出来。事实上,我国的博士普遍是ABc攻读方式,即以在职方式攻读全日制科学学位博士。有些不太懂行的人认为这种文凭含金量低,其实是一种误解。C和c并不在证书上显示,并无实际意义。
还有人说某些领导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含金量较低,因为很明显他们是靠关系考上,然后靠秘书帮写论文毕业的。但我想这其实并不说明文凭本身含金量低,而是他以作弊的方式取得吧?
3 文凭制度的发展趋势
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国文凭制度也面临着重大的改革与发展要求。此段正是要给那些正在犹豫如何选择报考道路的同学一个参考。
3.1 学历概念可能要被取消
这似乎是一个大趋势,随着国际交往的深入,中国人老是带着个别人没有的学历概念,总不是办法。现在迟迟不取消学历概念其实恰是党校文凭在作祟,因为手持党校文凭的领导实在是太多了,正是他们力挺在体制内看学历而不看学位。如果取消学历,很多领导会从研究生直接打成初中文化。但此乃大势所趋,只是不知何时正式颁行。
3.2 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会进一步区分
事实上,这本来就是两个大不相同的概念,但由于最初专业学位很少,所以我国大而化之的将专业学位硕士等同于了科学学位硕士。比如MBA、MPA、工程硕士、法律硕士均享受硕士研究生待遇。但随着专业硕士的增多,这种情况不得不改变。据教育部的设想,2020年左右,每年录取的科学学位硕士和专业硕士将达到1:1的比例(人数约为各30万/年)。而众所周知这些专业硕士的含金量比科学学位差多了,而且有越来越差的趋势。不可能一直和“正规”学位享受同等待遇。学士阶段我们不是分专科、本科概念么?那么以后硕士、博士也可以分专科、本科。科学学位称本科,专业学位称专业。当然,这只是一种设想示例,以后具体怎么区分,还有待下一步结合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
4 结论:如何选择报考和攻读的道路
在了解各种文凭的含金量的情况下,相信大家能够结合自己的家庭情况、学术背景决定自己的求学之路了。
4.1 最理想的文凭是全日制科学学位
最理想的文凭当然是全日制科学学位,但攻读这种类型需要付出的艰辛显然也最大,无论是考取还是毕业,但此类文凭也没有被歧视的后顾之忧。比如在考博中,尽管学校肯定不会明文规定不招收专业硕士背景的考生,但事实上有的导师会拒绝招收。这种情况还有增多的趋势,专业学位尤其是不带学历的非全日制学位以后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歧视。
4.2 攻读方式的选择
而攻读方式还可以选择,如果能找到相对清闲的工作,在职攻读其实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不过前提是工作单位允许你在职攻读,有些单位并不支持员工分心去攻读学位,尤其是耗费精力巨大的全日制科学学位。如果要在职攻读全日制科学学位,需要学校、单位、学生三方签订一个委托培养协议,学校和学生两方是没有问题,但有的单位并不一定乐于同意。所以这种攻读方式是有实际条件的,并非人人可选。
而有人认为在职攻读有工资可拿,经济上比较划算,其实也未必。因为脱产的学生可以免学费,而且有奖学金,在职的则不行。允许员工在职读博的单位,恐怕都是些低收入单位,微薄的工资不见得比得上学费+奖学金,所以考上博士就辞职的人也不在少数。这里还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小窍门:既然在职和脱产的区别在于人事档案的存放地点,那么想办法把档案调到学校就享受脱产待遇。在职读的人往往是舍不得工作单位,但有的工作单位是不保存人事档案的,寄放在人才中心。这种情况可以将档案从人才中心调到学校,就享受脱产待遇,同时不影响工作。这样就不交学费,奖学金、工资两头拿。但这样的缺乏是将失去几年的工龄(不过工龄这玩意儿在体制外也没啥用)。所以说到底,只有体制内的人才会搞委培,在职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68

帖子

1272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0
K币
1272 元
注册时间
2012-3-14
沙发
发表于 2014-3-19 02:23 | 只看该作者
很多都是道听途说+主观臆断  特别是专业学位那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2
K币
4 元
注册时间
2016-11-13
板凳
发表于 2016-11-13 20:02 | 只看该作者
说的很有道理,如果再往里分析的话恐怕就没办法了,圈子里面的人玩游戏玩的溜啊,苦了P民。等改革,等到何时呢?顺应它,又难,时间,精力不可多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2-1-14 21:33 , Processed in 0.061129 second(s), Total 9, Slave 9(Usage:7.25M, Links:[2]1_1,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